关于佛教的成语

共 43 个成语

皈依佛法

guī yī fó fǎ

成语解释:皈依:信仰佛教者的入教仪式,因对佛、法、僧三宝表示归顺依附,亦称“三皈依”;佛法:佛教教义。指信佛,比喻对人很顺从。

成语出处:李脃人《暴风雨前》:“啥都不怕,歪得像一只老虎,如今武松进门,就皈依佛法了。”

详细解释

放下屠刀,立便成佛

fàng xià tú dāo,lì biàn chéng fó

成语解释:放:安放,搁置;屠刀:宰杀牲畜的刀。佛教语,劝人改恶从善。比喻作恶的人决心改过,就能变成好人。

成语出处:明·彭大翼《山堂肆考·微集》第一卷:“屠儿在涅槃会上,放下屠刀,立便成佛。”

详细解释

诃佛骂祖

hē fó mà zǔ

成语解释:佛教语,斥骂佛祖,比喻不受前人束缚。

成语出处:元 许谦《与赵伯器书》:“不然,则梯接凌虚,而遽为此诃佛骂祖耳。”

详细解释

成佛作祖

chéng fó zuò zǔ

成语解释:佛教语。谓修成佛道,成为祖师。亦以喻获得杰出成就。

成语出处:《白雪遗音·马头调·小尼姑》:“成佛作祖待作甚么?陈妙常也曾还俗过。”

详细解释

方便门

fāng biàn mén

成语解释:方便:便利。佛教语,指引人入教的门径,后指给人便利的门路。

成语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漳州罗汉桂琛和尚》:“所以诸佛慈悲,见汝不奈何,开方便门,示真实相。”

详细解释

佛性禅心

fó xìng chán xīn

成语解释:谓佛教徒一意修行、清静寂定之心性。

成语出处:《水浒传》第四五回:“那众僧都在法坛上看见了这妇人,自不觉都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一时间愚迷了佛性禅心,拴不定心猿意马。”

详细解释

放下屠刀

fàng xià tú dāo

成语解释:放:安放,搁置;屠刀:宰杀牲畜的刀。佛教语,劝人改恶从善。比喻作恶的人决心改过。

成语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第30卷:“只不迁不贰,是甚力量,便见工夫,佛家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详细解释

狮子吼

shī zǐ hǒu

成语解释:佛教徒比喻佛祖讲经,如雷震天地。

成语出处:《维摩经·佛国品》:“演法无畏,犹狮子吼。其所讲说,乃如雷震。”

详细解释

走杀金刚坐杀佛

zǒu shā jīn gāng zuò shā fó

成语解释:杀:程度深;金刚:佛的侍从力士;佛:佛教徒对释迎牟尼的简称。比喻劳逸苦乐不均。

成语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31回:“不然,头里就赖他那两个,正是‘走杀金刚坐杀佛。’”

详细解释

撞钟吹螺

zhuàng zhōng chuī luó

成语解释:螺:法螺,佛教乐器,用海螺壳制成。形容做佛事。

成语出处:唐·韩愈《华山女》:“街东街西讲佛经,撞钟吹螺闹宫廷。”

详细解释

方便之门

fāng biàn zhī mén

成语解释:方便:本为佛教语;指用灵活的方式劝人信佛。后引申为给人以便利。便利的大门。

成语出处:唐 王勃《广州宝庄严寺舍利塔碑》:“维摩见柄,盖伸方便之门;道安谢归,思远朝廷之事。”

详细解释

返视内照

fǎn shì nèi zhào

成语解释:原为佛教语。谓用佛性对照检查。后亦指自我反省。

成语出处:《禅真逸史》第十七回:“澹然凝神静养一会,早听四野鸡鸣,于是垂目低眉,返视内照。”

详细解释

返照回光

fǎn zhào huí guāng

成语解释:佛教语。谓用佛性对照检查,自我反省。

成语出处:元·李寿卿《度柳翠》第四折:“等柳翠来时,击响云板,唱两句道《雨霖铃》:‘今宵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那其间返照回光,同登大道。”

详细解释

舍身求法

shě shēn qiú fǎ

成语解释:舍身:舍弃身体;求法:寻求佛法。原指佛教徒不惜牺牲自己,远道求经。后比喻为了追求真理而不惜牺牲自己。

成语出处:鲁迅《且介亭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了吗》:“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详细解释

纤尘不染

xiān chén bù rǎn

成语解释:原指佛教徒修行时,排除物欲,保持心地洁净。现泛指丝毫不受坏习惯,坏风气的影响。也用来形容非常清洁、干净。

成语出处:唐·释道世《法苑珠林》:“若菩萨在乾土山中经行,土不著足,随岚风来,吹破土山,令散为尘,乃至一尘不著佛身。”宋·张耒《腊月小雪后圃梅开》:“一尘不染香到骨,姑射仙人风露身。”

详细解释

西方净土

xī fāng jìng tǔ

成语解释:佛教语。西方之极乐世界,即佛国。

成语出处:唐 李白有《金银泥画西方净土变相赞》诗。

详细解释

灼背烧项

zhuó bèi shāo dǐng

成语解释:灼:烧。指佛教徒燃艾或焚香烧炙头顶背脊。

成语出处:《宋史·朱寿昌传》:“用浮屠法灼背烧顶,刺血书佛经。”

详细解释

兆载永劫

zhào zǎi yǒng jié

成语解释:佛教语。极言时间之悠远漫长。

成语出处:《无量寿经》卷上:“所修佛国,开廓广大,超胜独妙,建立常然,无衰无变;于不可思议兆载永劫,积植菩萨无量德行。”

详细解释

灰身灭智

huī shēn miè zhì

成语解释:佛教语。谓断除一切身心烦恼,为小乘阿罗汉果的境界。

成语出处:隋·智顗《四教仪》:“若灰身灭智,名无余涅槃。”

详细解释

辩才无阂

biàn cái wú hé

成语解释:佛教语。指菩萨为人说法,义理通达,言辞流利,后泛指口才好,能辩论。

成语出处:《艺文类聚》卷七六引南朝梁王筠《国师草堂寺智者约法师碑》:“显证一乘,宣扬三慧,辩才无阂,游戏神通。”

详细解释

百丈竿头

bǎi zhàng gān tóu

成语解释:佛教语,百丈高的竿子,比喻道行达到很高境界。

成语出处: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景岑禅师》:“百丈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详细解释

超尘拔俗

chāo chén bá sú

成语解释:尘、俗:佛教称尘世、人间;拔:超出。原指佛教徒修行功夫深;已超出人世。后指超出一般人之上;不同凡俗。

成语出处:宋 黄庭坚《与王周彦长书》:“盖登太山而小天下,观于海者难为水也。企而慕者,高而远虽其不逮,犹足以超世拔俗矣。”

详细解释

超尘出俗

chāo chén chū sú

成语解释:尘、俗:指尘世、人间;出:超出。原指佛教徒功夫深,已超出尘世。后多形容才德远远超过平常人。

成语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德行》刘孝标注引谢承《后汉书》:“徐穉,字儒子,豫章南昌人,清妙高跱,超世绝俗。

详细解释

广大神通

guǎng dà shén tōng

成语解释:神通:指神奇的本领。原为佛教语。形容本领、手段极为高超,无所不能。

成语出处:清·颐琐《黄绣球》第五回:“公门中人,三头六臂,广大神通,真令人无从捉摸。”

详细解释

函盖乾坤

hán gài qián kūn

成语解释:佛教语。原指泯合无间。后指言语诗文契理或一心专志而绝无杂念。

成语出处:《五灯会元 云门偃禅师法嗣 德山缘密禅师》:“我有三句语示汝诸人:一句函盖乾坤,一句截断众流,一句随波逐浪。”

详细解释

灰头草面

huī tóu cǎo miàn

成语解释:佛教语,指菩萨为度化众生而随机应现各种混同凡俗的化身。也指面容污秽或讨了没趣懊丧的样子。

成语出处:元·杨景贤《西游记》第一本第一出:“娘子,灰头草面不打扮,倘或江上遇着相知朋友,怎生厮见。”

详细解释

解铃系铃

jiě líng xì líng

成语解释:系:缚;系上。本佛教禅宗语。意思是虎脖子的铃子是谁系上去的;谁才能把它解下来。比喻谁惹出来的麻烦仍由谁去负责处理。也作“解铃还须系铃人。”

成语出处:宋 释惠洪《林间集》下卷:“泰钦曰:大众何不道:‘系者解得。’”

详细解释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kǔ hǎi wú biān,huí tóu shì àn

成语解释:佛教语。意指尘世如同苦海,无边无际,只有悟道,才能获得超脱。亦以比喻罪恶虽重,只要悔改,便有出路。

成语出处:宋 朱熹《朱子语类》卷五十九:“知得心放,此心便在这里,更何用求?适见道人题壁云:‘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说得极好。”

详细解释

开山老祖

kāi shān lǎo zǔ

成语解释:佛教语,指最初建立寺庙的人,即始祖。比喻学派的创始人。

成语出处: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 从帮忙到扯淡》:“屈原是‘楚辞’的开山老祖,而他的《离骚》,却只是不得帮忙的不平。”

详细解释

开山之祖

kāi shān zhī zǔ

成语解释:佛教语,指最初建立寺庙的人,即始祖。比喻学派的创始人。

成语出处:曾朴《孽海花》第二回:“听说宝善街,那就是前明徐相国文贞之墓地。文贞为西法开山之祖。”

详细解释

六尘不染

liù chén bù rǎn

成语解释:佛教语,六尘:指色、声、香、味、触、法。指排除物欲,保持心地洁净

成语出处:唐 武三思《孝明皇后碑》:“六尘不染,孤标水上之花。”

详细解释

六道轮回

liù dào lún huí

成语解释:佛教语,六道: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和地狱道。指众生轮回的六大去处,即在这六道中轮回生死。

成语出处:唐 张说《唐陈州龙兴寺碑》:“圣人有以见六趣轮回,是无明网,故决之以定力。”

详细解释

茫茫苦海

máng máng kǔ hǎi

成语解释:佛教语,辽阔深远的样子。比喻苦难无穷无尽。

成语出处: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马介甫》:“袛缘儿女情深,遂使英雄短气。”清 但明伦评:“儿女情深,英雄气短,茫茫苦海,同此病源。”

详细解释

芒芒苦海

máng máng kǔ hǎi

成语解释:佛教语,辽阔深远的样子。比喻苦难无穷无尽。

成语出处:宋 张君房《云笈七签》第66卷:“嗟见南山尘,积年为丘山。芒芒苦海中,生死成波澜。”

详细解释

清规戒律

qīng guī jiè lǜ

成语解释:原指佛教徒所遵守的规则和戒条。现比喻束缚人的繁琐不合理的规章制度。

成语出处:《释门正统》:“元和九百丈怀海禅师,始立天下禅林规式,谓之清规。”

详细解释

认鸡作凤

rèn jī zuò fèng

成语解释:佛教语。谓认凡庸为珍贵。

成语出处:《万善同归集》卷一:“如楚国愚人认鸡作凤,犹春池小果执石为珠。但任浅近之情,不探深密之旨。”

详细解释

认影为头

rèn yǐng wéi tóu

成语解释:佛教语。谓认虚作实。

成语出处:《景德传灯录·月轮禅师》:“所以道,从门入者不是家珍,认影为头岂非大错?”

详细解释

生死苦海

shēng sǐ kǔ hǎi

成语解释:佛教语。指众生轮回六道,生生死死,茫无涯际,有如大海。

成语出处:唐·慧能《坛经·行由品》:“汝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

详细解释

胁不沾席

xié bù zhān xí

成语解释:形容佛教徒勤苦修行。语本波栗湿缚尊者(胁尊者)勤修苦行,终不以胁至席的故事。见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健驮逻国》。

成语出处:语出波栗湿缚尊者(胁尊者)勤修苦行,终不以胁至席的故事。见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健驮逻国》。

详细解释

西方净国

xī fāng jìng guó

成语解释:佛教语。指西方净土

成语出处:清·龚自珍《西郊落花歌》:“西方净国未可到,下笔绮语何漓漓。”

详细解释

邪魔外道

xié mó wài dào

成语解释:佛教语,指妨害正道的邪说和行为。比喻不符合正统思想的主张或学说。

成语出处:《药师经》:“又信世间邪魔外道、妖孽之师,妄说祸福。”

详细解释

信外轻毛

xìn wài qīng máo

成语解释:佛教语。信心动摇不定,像鸿毛轻飘浮动。

成语出处:《观经玄义分》:“况我信外轻毛,敢知旨趣。”

详细解释

怨家债主

yuàn jiā zhài zhǔ

成语解释:佛教语,指与我有冤仇的人。

成语出处:唐 孔思义《造像题记》:“业道受苦及怨家债主,悉愿布施欢喜,速得神生净土。”

详细解释

单字解释



佛教造句

1、佛教弟子经常用“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来劝告做坏事的人。

2、佛教徒与天主教徒对人生的想法迥然不同。

3、既有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又有建筑艺术的美轮美奂。


词语组词


成语组词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