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攀龙的诗文

戊午吟 其十七

言行须从拟议成,不从拟议失权衡。拟言本自三缄慎,议动繇于百炼精。

率意岂真为率性,争先或恐是争名。须知变化方为易,变化原从拟议生。

高攀龙朗读
()

秋华咏 其四 芦华

秋水不可极,月出寒山静。一夜孤舟边,风吹芦华冷。

高攀龙朗读
()

戊午吟 其二

莫为为者是真机,稍著安排便已非。桃自鲜红李自白,鱼能渊跃鸟能飞。

不知本体原如是,安得工夫妙入微。看尽古今差谬处,只缘些子见相违。

高攀龙朗读
()

戊午吟 其一

圣贤止是学为人,学不知天人未真。天在人身春在木,人居天内木涵春。

万殊精别方知义,一本穷研始识仁。试看天人无间处,不知天道岂知身。

高攀龙朗读
()

静坐吟 其三

一自男儿堕地来,戴高履厚号三才。未曾一膜颜先隔,何事千山首不回。

一静自能开百障,老翁依旧返婴孩。从今去却蒲团子,鲲海鹏天亦快哉。

高攀龙朗读
()

静坐吟 其一

静坐非元非是禅,须知吾道本于天。直心来自降衷后,浩气观于未发前。

但有平常为究竟,更无元妙可穷研。一朝忽显真头面,方信诚明本自然。

高攀龙朗读
()

戊午吟 其三

千圣传心一敬修,不知真敬反成囚。欲求一得且永得,须下千休与万休。

疏水曲肱常浩浩,百官万务尽悠悠。廓然天地浑无事,一物匈中岂足留。

高攀龙朗读
()

戊午吟 其四

中庸二字圣真诠,来自唐虞一脉传。本体睹闻为入窍,工夫戒惧是天然。

但从庸行庸言里,直彻无声无臭先。此是人人真本色,可怜千古作陈编。

高攀龙朗读
()

戊午吟 其五

格物无端成聚讼,起于知本二言分。但知知本即知至,格物何曾有阙文。

本在操舟方有舵,本迷乱国为无君。只翻诚意一错简,涤荡青霄万顷云。

高攀龙朗读
()

戊午吟 其六

知本繇来义最深,须从物理细推寻。一灵充塞皆为物,万象森罗总是心。

心正涓流俱到海,身修点铁悉成金。细穷物理无多事,只在兢兢顾影衾。

高攀龙朗读
()

秋月同张伯可吴子往泛溪

不作清溪泛,空令此月孤。寒烟浮欲出,远屿淡疑无。

日月高凫鹄,行藏长荻芦。栖迟何必恶,秋色有吾徒。

高攀龙朗读
()

戊午春月朔登子陵钓台

桐江一片石,千古白云横。世乱无宁宇,岩栖得此生。

渔樵亦偶尔,富贵岂吾情。寂莫空山士,安知后世名。

高攀龙朗读
()

戊午吟 其十

闻道如何可夕死,死生原是道之常。不闻有昼可无夜,几见无阴只有阳。

道在何从见寿夭,心安始可等彭殇。更于此外求闻道,蹋遍天涯徒自忙。

高攀龙朗读
()

静坐吟 其二

一片灵明一敬融,别无馀法可施功。乾坤浩荡今还古,日月光华西复东。

莫羡仙家烹大药,何须释氏说真空。些儿欲问儒宗事,妙诀无过未发中。

高攀龙朗读
()

至水居

何事驱车缁洛尘,归来烟水味逾真。寒塘古岸五衰柳,落日秋风一老人。

兀坐冥然天地古,观书恍尔性情新。未须蒿目忧时事,闻道明君信直臣。

高攀龙朗读
()

韬光山中杂诗 其一

开窗北山下,日出竹光朗。楼中人兀然,鸟崔时来往。

高攀龙朗读
()

戊午吟 其七

不将一事挂匈中,荡荡乾坤在此躬。恰似云开天穆穆,更如冰泮水瀜瀜。

因无邪妄名为寂,岂为虚无即堕空。履薄临深缘底事,只愁无浪又生风。

高攀龙朗读
()

戊午吟 其八

吾儒穷理最为先,理彻心空不入禅。穷是十分到底处,理须一物不容前。

六经尽向躬行譣,一字不从文义牵。自有豁然通贯日,方知日用是真元。

高攀龙朗读
()

戊午吟 其九

物物其来有定则,自然之则谓之天。但因在物付各物,一任纷然本寂然。

随处家庭堪作佛,无须岩壑始修仙。北机实在程门显,何事庐山不细研。

高攀龙朗读
()

戊午吟 其十一

万物同生形不同,犬羊人性岂相通。因观物性明人道,始信人伦是圣功。

仁义非于明察外,愚蒙偏蔽事为中。虽云此理几希甚,两字金针是反躬。

高攀龙朗读
()

戊午吟 其十二

天载无形触目真,羲皇两画写其神。六爻虽列上中下,一物彊分天地人。

读去还知非汝密,悟来方始是家珍。试看爪发生生处,何但枝头可覛春。

高攀龙朗读
()

戊午吟 其十六

事事精详是与非,紫阳以此示全归。初经勉彊须坚苦,渐近天然妙入微。

精义无过能择善,入神还只是知几。须知圣学无多法,尺寸基培万仞巍。

高攀龙朗读
()

戊午吟 其十三

见易更须知用易,圣人原只用中庸。刚柔见处几先吉,中正亡时动即凶。

能惧始终皆免咎,存诚隐显悉成龙。莫言卜筮用为小,动静须占是易宗。

高攀龙朗读
()

戊午吟 其十四

人心偏倚道心中,凡念回旋即圣功。精是不迷如日照,一为不二与天同。

笃恭为执辰居所,未发为中水不风。圣智聪明收敛尽,寂然不动感而通。

高攀龙朗读
()

戊午吟 其十五

孝是修行无价珍,此身在处即吾亲。一禽一草非时剪,五辟三千律可论。

仓德饮和供菽水,朝乾夕惕省昏晨。不分富贵与贫贱,大孝光天是守身。

高攀龙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