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①同“曳尾涂中”。②比喻卑鄙龌龊的行为。 成语出处:宋·苏辙《和子瞻濠州七绝·逍遥台》:“猖狂战国古神仙,曳尾泥涂老更安。” 详细解释
| 成语解释:指告老引退,辞官家居。 成语出处:汉 班固《白虎通 致仕》:“臣七十悬车致仕者,臣以执事趋走为职,七十阳道极,耳目不聪明,跛踦之属,是以退去避贤者,所以长廉耻也。悬车,示不用也。” 详细解释
|
成语解释:箕山:古代传说唐尧时的隐士许由、巢父隐居的地方。节:名节,节操。指归隐以保全节操。旧时用以称誉不愿在乱世做官的人。亦作“箕山之志”、“箕颍余芳”。 成语出处:《吕氏春秋·求人》:“昔尧朝许由于沛泽之中,曰:‘……请属天下于夫子。’许由辞曰:‘为天下之不治与?而既已治矣。自为与?啁噍巢于林,不过一枝;偃鼠饮于河,不过满腹。归已君乎!恶用天下?’遂之箕山之下,颖水之阳,耕而食,终身无经天下之色。” 详细解释
| 成语解释:指道家的生活。 成语出处:元 刘秉忠《永遇乐》词:“壶中天地,目前今古,今日还明日。” 详细解释
|
成语解释:犹瓜田李下。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场合。 成语出处:明 李贽《与耿克念书》:“我欲来已决,然反而思之,未免有瓜田之嫌。”参见“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详细解释
| 成语解释:修养身心,使纯洁清白。 成语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儒行》:“儒有澡身而浴德。” 详细解释
|
成语解释:净洁身心,清除杂念。 成语出处:宋叶适《辩兵部郎官朱元晦状》:“方斋心涤虑,以俟陛下反复诘难,庶几竭尽愚衷。” 详细解释
| 成语解释:和社会上的人没有争执。多指一种消极回避矛盾的处世态度。 成语出处:《战国策·楚策四》:“自以为无患;与人无争也。” 详细解释
|
成语解释:遗世:遗弃世间之事。脱离社会独立生活,不跟任何人往来。 成语出处:宋 苏轼《前赤壁赋》:“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详细解释
| 成语解释:原意是与其位列卿相,受爵禄、刑罚的管束,不如隐居而安于贫贱。后也比喻在污浊的环境里苟且偷生。 成语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秋水》:“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 详细解释
|
成语解释:旧指安贫守道。现也形容安于艰苦的生活。 成语出处:宋·朱熹《小学·善行实敬身》:“汪信民尝言:‘人常咬得菜根,则百事可做。’” 详细解释
| 成语解释:形容心境平静,毫无杂念。 成语出处:唐·白居易《祭李侍郎文》:“浩浩世途,是非同轨;齿牙相轧,波澜四起。公独何人,心如止水;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详细解释
|
成语解释:修心:使心灵纯洁;养性:使本性不受损害。通过自我反省体察,使身心达到完美的境界。 成语出处:元·吴昌龄《东坡梦》第二折:“则被这东坡学士相调戏,可着我满寺里告他谁,我如今修心养性在庐山内,怎生瞒过了子瞻,赚上了牡丹,却教谁人来替?” 详细解释
| 成语解释:古井:年代久远的枯井。内心象不起波澜的枯井。形容心里十分平静或一点也不动情。 成语出处:唐 孟郊《烈女操》诗:“波澜誓不起,妾心古井水。” 详细解释
|
成语解释:谓行动不逾越法度。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班彪传上论》:“班彪以通儒上才,倾侧危乱之间,行不逾方,言不失正,仕不急进,贞不违人。” 详细解释
| 成语解释:谓做事有主见,不随便附和别人。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行不苟合,义不取容。” 详细解释
|
成语解释:特:独特;立:立身。形容人的志行高洁,不同流俗。 成语出处:《礼记·儒行》:“其特立独行,有如此者。” 详细解释
| 成语解释:指隐藏才能,不使外露。 成语出处:《荡寇志》第76回:“贤侄休怪老夫说,似你这般人物,不争就此罢休。你此去,须韬光养晦,再看天时。” 详细解释
|
成语解释:心境清静自适而无所营求。 成语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刻意》:“夫恬淡寂漠,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 详细解释
| 成语解释:清静淡泊,很少欲望。指不追名遂利。 成语出处:三国·魏·曹丕《与吴质书》:“而伟长独怀文抱质,恬然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谓彬彬君子者矣。” 详细解释
|
成语解释:个人身体以外的东西;指名誉、地位、权力、金钱等。 成语出处:唐 吴兢《贞观政要》:“明珠是身外之物,尚不可弹雀,何况性命之重,乃以博财物耶?” 详细解释
| 成语解释:清:清净;寡:少:欲:欲望,需求。保持心地清净,减少欲念。 成语出处:元 郑廷玉《忍字记》第三折:“我奉师父法旨,着你清心寡欲,受戒持斋,不许凡心动。” 详细解释
|
成语解释:涅:矿物名,古代用作黑色染料;缁:黑色。用涅染也染不黑。比喻品格高尚,不受恶劣环境的影响。 成语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阳货》:“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 详细解释
| 成语解释: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场合。 成语出处:《北史 袁翻传》:“瓜田李下,古人所慎。” 详细解释
|
成语解释:洁:沌洁;好:喜爱。保持自身的清洁;不同流合污。现也指怕招惹是非;只顾自己;不关心大多数人的利益。 成语出处: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 逃名》:“逃名,固然也不能说是豁达,但是去就,有爱憎,究竟总不失为洁身自好之士。” 详细解释
| 成语解释:旧指道家悠闲清静的无为生活。 成语出处:唐 李白《下途归石门旧居》诗:“何当脱屣谢时去,壶中别有日月天。” 详细解释
|
成语解释:晦、韬:隐藏;迹:踪迹;光:指才华。指将自己的才华隐藏起来,不使外露。 成语出处:元 王仲元《江儿水 叹世》:“竹冠草鞋粗布衣,晦迹韬光计。” 详细解释
| 成语解释:比喻隐居不仕,生活安闲。 成语出处:《晋书·谢安传》:“卿累违朝旨,高卧东山。” 详细解释
|
成语解释:瓜李:瓜田李下。比喻处在嫌疑的地位。 成语出处: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 好及第恶登科》:“是知瓜李之嫌,薏苡之谤,斯不可忘。” 详细解释
| 成语解释:《论语·述而》:“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后因以“饭蔬饮水”形容清心寡欲、安贫乐道的生活。 成语出处:《论语·述而》:“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於我如浮云。’” 详细解释
|
成语解释:善:弄好。原指加强其自身的品德修养。现指只要自己好而不关心别人的个人主义处世哲学。 成语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详细解释
| 成语解释:淡泊:生活俭朴;不追求名利;过宁静俭朴的生活以此表示自己的志趣。 成语出处:三国 蜀 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养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详细解释
|
成语解释:比喻隐居不仕,生活安闲。 成语出处:《晋书·谢安传》:“卿累违朝旨,高卧东山。” 详细解释
| 成语解释:超然:脱离;不介入;物:客观世界。超脱于世俗生活之外;意指对现实的一切都不感兴趣。也比喻置身事外。 成语出处:宋 叶梦得《石林诗话》:“渊明正以脱略世故,超然物外为适,顾区区在位者,何足概其心哉?” 详细解释
|
成语解释:超脱世事,自觉快乐和满足。 成语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东土祖师》:“光自幼志气不群,博涉诗书,尤精玄理,而不事家产,好游山水,后览佛书,超然自得。” 详细解释
| 成语解释:见“超然独处”。 成语出处:《淮南子·修务训》:“君子……超然独立,卓然离世。” 详细解释
|
成语解释:谓超出世事离群独居。《文选·宋玉<对楚王问>》:“宋玉曰:‘夫圣人瑰意琦行,超然独处,世俗之民又安知臣之所为哉!’”亦作“超然独立”。《淮南子·修务训》:“君子……超然独立,卓然离世。” 成语出处:《文选·宋玉<对楚王问>》:“宋玉曰:‘夫圣人瑰意琦行,超然独处,世俗之民又安知臣之所为哉!’” 详细解释
| 成语解释:闻:有名望;达:显达。不追求名誉和地位。 成语出处:三国 蜀 诸葛亮《前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 详细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