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成语

共 101 个成语

指树为姓

zhǐ shù wéi xìng

成语解释:道教传说,老子生于李树下,因以李为姓。见晋葛洪《神仙传·老子》。

成语出处:见晋·葛洪《神仙传·老子》。

详细解释

指事类情

zhǐ shì lèi qíng

成语解释:谓阐述事理,譬喻情状。

成语出处:《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

详细解释

知荣守辱

zhī róng shǒu rǔ

成语解释:守:安于。虽然知道怎样可得到荣誉,却安于受屈辱的地位。

成语出处:《老子》第二十八章:“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

详细解释

余食赘行

yú shí zhuì xíng

成语解释:吃剩的食物,身上的赘疣。比喻遭人讨厌的东西。

成语出处:《老子》:“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

详细解释

一家之辞

yī jiā zhī cí

成语解释:同“一家之言”。

成语出处:《晋书·裴頠传》:“观《老子》之书,虽博有所经,而云‘有生于无’,以虚为主,偏立一家之辞,岂有以而然哉!”

详细解释

言者弗知

yán zhě fú zhī

成语解释:见“言者不知”。

成语出处:《老子》:“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河上公注:“知者贵行不贵言也。驷不及舌,多言多患。”一本作“言者弗知”。

详细解释

言者不知

yán zhě bù zhī

成语解释:谓多言多语的人缺乏智能。

成语出处:《老子》:“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河上公注:“知者贵行不贵言也。驷不及舌,多言多患。”一本作“言者弗知”。

详细解释

去甚去泰

qù shèn qù tài

成语解释:指做事不能太过分。

成语出处:语出《老子》第二十九章:“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韩非子 扬权》:“故去甚去泰,身乃无害。”

详细解释

龙化虎变

lóng huà hǔ biàn

成语解释:《易·革》:“大人虎变,其文炳也。”《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孔子)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后因以“龙化虎变”比喻变化莫测。

成语出处:《易·革》:“大人虎变,其文炳也。”《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孔子)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

详细解释

进道若退

jìn dào ruò tuì

成语解释:谓前进之道反若后退。

成语出处:《老子》:“明道若昧,进道若退。”

详细解释

见素抱朴

jiàn sù bào pǔ

成语解释:见“见素抱朴”。

成语出处:《老子》曰:“见素抱朴”。老子《道德经》新解:“见:现,呈现,推出。素:没有染色的生丝。这里比喻品质纯洁、高尚的圣人。朴:没有加工的原木。这里比喻合乎自然法则的社会法律。”。“见素抱朴、绝学无忧、少私寡欲”是老子提出的治国的三项具体措施。

详细解释

多言数穷

duō yán shuò qióng

成语解释:言多必失,必有理屈之时。

成语出处:《老子》:“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详细解释

当家立计

dāng jiā lì jì

成语解释:主持家政,筹划生计。

成语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一零七回:“贾政本是不知当家立计的人, 一听贾母的话,一一领命。”又第一一七回:“那些少年托着老子娘的福吃喝惯了的,那知当家立计的道理。”

详细解释

齿弊舌存

chǐ bì shé cún

成语解释:谓刚者易折,柔者难毁。语本汉刘向《说苑·敬慎》:“老子曰:‘夫舌之存也,岂非以其柔耶?齿之亡也,岂非以其刚耶?’”

成语出处:语出汉·刘向《说苑·敬慎》:“老子曰:‘夫舌之存也,岂非以其柔耶?齿之亡也,岂非以其刚耶?’”

详细解释

兵强则灭

bīng qiáng zé miè

成语解释:指依恃军队强盛则毁灭。

成语出处:《列子 黄帝》:“老聃曰:‘兵强则灭,木强则折。’”按今本《老子》作“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兵。”

详细解释

抱朴含真

bào pǔ hán zhēn

成语解释:抱:保;朴:朴素;真:纯真、自然。道家主张人应保持并蕴含朴素、纯真的自然天性,不要沾染虚伪、狡诈而玷污、损伤人的天性。

成语出处:《老子》第十九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晋 陶潜《劝农》:“傲然自足,抱朴含真。

详细解释

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jī quǎn zhī shēng xiāng wén,lǎo sǐ bù xiāng wǎng lái

成语解释:现在形容彼此不了解,不互通音讯。

成语出处:《老子》:“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详细解释

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

fú xī huò suǒ fú,huò xī fú suǒ yǐ

成语解释:指福祸互为因果,互相转化。

成语出处:《老子》第五十八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详细解释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huò xī fú suǒ yǐ,fú xī huò suǒ fú

成语解释:比喻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

成语出处:《老子》第五十八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详细解释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qiān lǐ zhī xíng,shǐ yú zú xià

成语解释:走一千里路,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的。比喻事情是从头做起,逐步进行的。

成语出处:先秦 李耳《老子》第64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详细解释

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lái zhě bù shàn,shàn zhě bù lái

成语解释:来的人不是善良的,善良的就不会来,须提高警惕。

成语出处:清 赵翼《陔余丛考 成语》:“‘来者不善,善者不来’,亦本《老子》‘善者不辩,辩者不善’句。”

详细解释

将欲取之,必先与之

jiāng yù qǔ zhī,bì xiān yǔ zhī

成语解释:要想夺取他一些什么,得先给予他一些什么。

成语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魏策一》:“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与之。”

详细解释

老死不相往来

lǎo sǐ bù xiāng wǎng lái

成语解释:指彼此不联系,不交流情况。

成语出处:先秦 李耳《老子》:“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详细解释

自知之明

zì zhī zhī míng

成语解释:自己了解自己这样的明智。指对自己的(优)缺点了解得透彻。明:明智。

成语出处:先秦 李耳《老子》第33章:“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

详细解释

紫气东来

zǐ qì dōng lái

成语解释:传说老子过函谷关前,关尹喜见有紫气从东而来,知道将有圣人过关。果然老子骑着青牛而来。比喻吉祥的征兆。

成语出处:汉 刘向《列仙传》:“老子西游,关令尹喜望见有紫气浮关,而老子果乘青牛而过也。”

详细解释

知足常乐

zhī zú cháng lè

成语解释:知道满足;就总是快乐。形容安于已经得到的利益、地位等。

成语出处:先秦 李耳《老子》:“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详细解释

知止不殆

zhī zhǐ bù dài

成语解释:殆:危险。知道适可而止的人就不会遇到危险。旧时劝人行事不要过分。

成语出处:《老子》第四十四章:“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详细解释

知足不辱

zhī zú bù rǔ

成语解释: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羞辱。表示不要有贪心。

成语出处:先秦 李耳《老子》:“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详细解释

知白守黑

zhī bái shǒu hēi

成语解释:意思是对是非黑白,虽然明白,还当保持暗昧,如无所见。这是道家的消极处世态度。

成语出处:先秦 李耳《老子》:“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详细解释

知雄守雌

zhī xióng shǒu cí

成语解释:雄:雄强;雌:雌伏,不倔强。弃刚守柔。比喻与人无争。

成语出处:先秦 孔子《老子》:“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详细解释

朝梁暮晋

zhāo liáng mù jìn

成语解释:比喻人反复无常,没有节操。

成语出处:五代冯道为相,历五朝八姓,于丧君亡国略不在意。自号长乐老,着《长乐老自叙》,历陈官爵以为荣,时论卑之。元刘因有《冯道》诗讽之曰:“亡国降臣固位难,痴顽老子几朝官。朝梁暮晋浑闲事,更舍残骸与契丹。”

详细解释

芸芸众生

yún yún zhòng shēng

成语解释:佛家语;指世间众多的生灵。后多指世上大群无知识的人。芸芸:众多的样子。

成语出处:先秦 李耳《老子》第十六章:“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详细解释

玄之又玄

xuán zhī yòu xuán

成语解释:形容事理非常奥妙,不易理解。

成语出处:先秦 李耳《老子》:“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详细解释

虚怀若谷

xū huái ruò gǔ

成语解释:谦虚的胸怀像深广的山谷。形容非常谦虚。谷:山谷。

成语出处:先秦 李耳《老子》:“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

详细解释

相去几何

xiāng qù jǐ hé

成语解释:去:距离。相差有多少呢?形容差距不大。

成语出处:《老子》第二十章:“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何若?”

详细解释

小国寡民

xiǎo guó guǎ mín

成语解释:国家小,人民少。

成语出处:先秦 李耳《老子》:“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详细解释

相差无几

xiāng chà wú jǐ

成语解释:彼此没有多大差别。

成语出处:先秦 李耳《老子》:“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何若?”

详细解释

无中生有

wú zhōng shēng yǒu

成语解释:把没有的说成有。指凭空捏造。

成语出处:先秦 李耳《老子》:“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详细解释

无为自化

wú wéi zì huà

成语解释:谓无为而治。语本《老子》:“我无为而民自化。”

成语出处:语出《老子》:“我无为而民自化。”

详细解释

天长地久

tiān cháng dì jiǔ

成语解释:像天地一样长久永恒的意思。

成语出处:先秦 李耳《老子》:“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详细解释

天网恢恢

tiān wǎng huī huī

成语解释:比喻作恶的人一定难逃惩罚。

成语出处:《老子》:“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详细解释

听而不闻

tīng ér bú wén

成语解释:闻:听。听了跟没听到一样。形容不关心,不在意。

成语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详细解释

天道好还

tiān dào hǎo huán

成语解释:旧指恶有恶报。

成语出处:先秦 李耳《老子》:“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

详细解释

天道无亲

tiān dào wú qīn

成语解释:谓天道公正,无偏无私。

成语出处:《老子》第七十九章:“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详细解释

恬淡无欲

tián dàn wú yù

成语解释:心境清静淡泊,没有世俗的欲望。

成语出处:汉 王充《论衡 道虚》:“世或以老子之道为可以度世,恬淡无欲,养精爱气。”

详细解释

受宠若惊

shòu chǒng ruò jīng

成语解释:宠:赏识。因为得到宠爱或赏识而又高兴;又不安。

成语出处:宋 欧阳修《辞特转吏部侍郎表》:“受宠若惊,况被非常之命,事君无隐,敢倾至恳之诚。”

详细解释

慎终如始

shèn zhōng rú shǐ

成语解释:慎:谨慎;如:象。谨慎收尾,如同开始时一样。指始终要谨慎从事。

成语出处:《老子》第六十四章:“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详细解释

疏而不漏

shū ér bù lòu

成语解释:意思是天道公平,作恶就要受惩罚,它看起来似乎很不周密,但最终不会放过一个坏人。比喻作恶的人逃脱不了国法的惩处。

成语出处:《老子》:“天网恢恢,疏而不失。”《魏书·任城王传》:“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详细解释

深根固柢

shēn gēn gù dǐ

成语解释:柢:树根。使根基深固,不易动摇。比喻基础稳固,不容易动摇。

成语出处:先秦 李耳《老子》:“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详细解释

若存若亡

ruò cún ruò wáng

成语解释:有时记在心里,有时则忘记掉。用以形容若有若无,难以捉摸。

成语出处:先秦 李耳《老子》:“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详细解释

如登春台

rú dé chūn tái

成语解释:春台:美好的旅游、观光的地方,比喻极好的生活环境。好象生活在幸福的太平世界里。

成语出处:《老子》第二十章:“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

详细解释

戎马生郊

róng mǎ shēng jiāo

成语解释:《老子》:“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陈鼓应注:“生于郊,指牝马生驹犊于战地的郊野。”意谓国家政治不上轨道,连怀胎的母马也用来作战。后以“戎马生郊”指战乱不断。

成语出处:《老子》:“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陈鼓应注:“生于郊,指牝马生驹犊于战地的郊野。”

详细解释

枘凿冰炭

ruì záo bīng tàn

成语解释:比喻事物尖锐对立,互不兼容。参见“枘凿方圆”。

成语出处:清王鸣盛《十七史商榷 南史合宋齐梁陈书十二 顾欢论道佛二家》:“愚谓欢所引道经颇确,老子子即佛,本是一人,故无二法……惟与吾儒,则如枘凿冰炭之不相合耳。”

详细解释

若烹小鲜

ruò pēng xiǎo xiān

成语解释:意为治理大国要像煮小鱼一样。煮小鱼,不能多加搅动,多搅则易烂,比喻治大国应当无为。后常用来比喻轻而易举。

成语出处:《老子》:“治大国,若烹小鲜。”《韩非子 解老》:“治大国而数变法,则民苦之。是以有道之君贵静,不重变法。故曰:‘治大国者若烹小鲜。’”

详细解释

轻诺寡信

qīng nuò guǎ xìn

成语解释:轻:轻易;轻率;诺:许诺、应允;寡:少。轻易答应人家求的;一定很少守信用。

成语出处:先秦 李耳《老子》:“夫轻诺者必寡信,多易者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

详细解释

去泰去甚

qù tài qù shèn

成语解释:泰、甚:过分。适可而止,不可过分。

成语出处:《老子》第二十九章:“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韩非子·扬权》:“故去甚去泰,身乃无害。”

详细解释

被褐怀珠

pī hè huái zhū

成语解释:身穿粗布衣服而怀抱宝珠。比喻虽是贫寒出身,但有真才实学。

成语出处:《老子》第七十章:“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详细解释

被褐怀玉

pī hè huái yù

成语解释:身穿粗布衣服而怀抱美玉。比喻虽是贫寒出身,但有真才实学。

成语出处:先秦 李耳《老子》第70章:“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河上公注:“被褐者,薄外;怀玉者,厚内。匿宝藏怀,不以示人也。”

详细解释

飘风骤雨

piāo fēng zhòu yǔ

成语解释:同“飘风暴雨”。

成语出处:《老子》第二十三章:“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详细解释

民不畏死

mín bù wèi sǐ

成语解释:畏:惧怕。人民不怕死。形容不怕死的气慨。

成语出处:《老子》第七十四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详细解释

目迷五色

mù mí wǔ sè

成语解释:迷:迷乱;五色:指各种颜色。眼睛被五彩缤纷的事物所迷惑。形容色彩纷呈;使人眼花缭乱;也形容事物错综复杂;辨不清本质所在。

成语出处:先秦 李耳《老子》:“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

详细解释

来者不善

lái zhě bù shàn

成语解释:强调来人不怀好意,要警惕防范。

成语出处:清 赵翼《陔余丛考 成语》:“‘来者不善,善者不来’,亦本《老子》‘善者不辩,辩者不善’句。”

详细解释

狂风骤雨

kuáng fēng zhòu yǔ

成语解释:原形容大风大雨。后也比喻处境险恶或声势猛烈。

成语出处:《武王伐纣平话》下卷:“我是龙身,去处有狂风骤雨。”

详细解释

课嘴撩牙

kè zuǐ liáo yá

成语解释:搬唇弄舌。课,用同“嗑”。

成语出处:明·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连枝秀》:“锦心绣腹,宣扬《老子》经文,发科打诨,不离机锋;课嘴撩牙,长存道眼。”

详细解释

鸡犬相闻

jī quǎn xiāng wén

成语解释:指人烟稠密。

成语出处:先秦 李耳《老子》:“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详细解释

金玉满堂

jīn yù mǎn táng

成语解释:金、玉:黄金和美玉。指黄金宝石满堂都是。形容财富之多。后也用于比喻富有才学。

成语出处:先秦 李耳《老子》第九章:“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详细解释

佳兵不祥

jiā bīng bù xiáng

成语解释:指再好的用兵都是不吉利的。

成语出处:先秦 李耳《老子》:“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之恶也。”

详细解释

进寸退尺

jǐn cùn tuì chǐ

成语解释:进一寸,退一尺。比喻得不偿失。

成语出处:先秦 李耳《老子》:“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

详细解释

胶柱调瑟

jiāo zhù tiáo sè

成语解释:瑟:古代一种弹拨乐器。用胶粘住瑟上用以调音的短木,不能再调整音的高低缓急。比喻拘泥死板,缺少变通。

成语出处:《文子·五·道德》:“老子曰:‘执一世之法籍,以非传代之俗,譬犹胶柱调瑟。’”

详细解释

俭故能广

jiǎn gù néng guǎng

成语解释:平素俭省,所以能够富裕。

成语出处:《老子》:“慈故能勇,俭故能广。”

详细解释

将夺固与

jiāng duó gū yǔ

成语解释:要想得到,必先给予。固,同“姑”。

成语出处:先秦 李耳《老子》:“将欲夺之,必固予之。”

详细解释

绝仁弃义

jué rén qì yì

成语解释:绝、弃:放弃。指放弃世俗倡导的仁义,回复到人的本性。这是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

成语出处:《老子》第十九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德。”

详细解释

绝圣弃智

jué shèng qì zhì

成语解释:圣、智:智慧,聪明。弃绝聪明才智,返归天真纯朴。这是古代老、庄的无为而治的思想。

成语出处:先秦 孔子《老子》:“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详细解释

和光同尘

hé guāng tóng chén

成语解释:和;同:一起;混同;光:荣耀;尘:尘俗。指把光荣与尘浊同样看待。

成语出处:先秦 李耳《老子》:“和其光,同其尘。”

详细解释

祸福相倚

huò fú xiāng yī

成语解释:指祸与福相因而生

成语出处:先秦 李耳《老子》:“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详细解释

涣然冰释

huàn rán bīng shì

成语解释:涣然:消散的样子;释:消散、解除。指像冰块溶化流散一样。比喻误会、疑虑、隔阂等完全消除。

成语出处:晋 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若江海之浸,膏泽之润,涣然冰释,怡然理顺,然后为得也。”

详细解释

祸福倚伏

huò fú yǐ fú

成语解释:比喻坏事和好事互相依存。

成语出处:先秦 李耳《老子》:“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详细解释

根深蒂固

gēn shēn dì gù

成语解释:蒂:瓜、果和茎、枝相连的部分;固:牢固。比喻基础牢固;不易动摇。

成语出处:先秦 李耳《老子》:“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详细解释

功成身退

gōng chéng shēn tuì

成语解释:身:自身,自己。指大功告成之后,自行隐退,不再复出。

成语出处:先秦 李耳《老子》:“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详细解释

功成不居

gōng chéng bù jū

成语解释:居:承当,占有。原意是任其自然存在,不去占为己有。后形容立了功而不把功劳归于自己。

成语出处:先秦 李耳《老子》:“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

详细解释

革凡成圣

gé fán chéng shèng

成语解释:革除凡习,成为圣哲。

成语出处:南朝·梁武帝《敕舍道事佛》:“老子、周公、孔子等虽是如来弟子,而为化既邪,止是世间之善,不能革凡成圣。”

详细解释

功遂身退

gōng suì shēn tuì

成语解释:谓功成名就之后就退隐不再做官。

成语出处:《老子》:“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详细解释

寡信轻诺

guǎ xìn qīng nuò

成语解释:轻易答应人家要求的,一定很少守信用。

成语出处:《老子》六十三章:“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详细解释

福倚祸伏

fú yǐ huò fú

成语解释:指福祸互为因果,互相转化。

成语出处:《老子》第五十八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详细解释

腹中兵甲

fù zhōng bīng jiǎ

成语解释:兵甲:即甲兵,穿着盔甲的士兵。腹中装有士兵。比喻人有雄才谋略。

成语出处:《五朝名臣言行录·七之二参政范文正公仲淹》引《名臣传》:“……,夏人闻之,相戒曰:‘无以延州为意,今小范老子腹中自有数万兵甲,不比大范老子可欺也。”

详细解释

发科打诨

fā kē dǎ hùn

成语解释:以滑稽的动作和语言引人发笑。

成语出处:明 陶宗仪《南村辍耕录 连枝秀》:“锦心绣腹,宣扬《老子》经文,发科打诨,不离机锋;课嘴撩牙,长存道眼。”

详细解释

大音希声

dà yīn xī shēng

成语解释:指最大最美的声音乃无声之音。

成语出处:《老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王弼注:“听之不闻名曰希,不可得闻之音也。有声则有分,有分则不宫而商矣。分则不能统众,故有声者非大音也。”

详细解释

大器晚成

dà qì wǎn chéng

成语解释:大器:大的材料;比喻人才。原指大的材料需要长时间才能成器。后指能担当大事的人要经过长期锻炼;成名往往较晚;也用作对长期不得意的人的一种安慰。

成语出处:先秦 李耳《老子》:“大器晚成,大音希声。”

详细解释

大辩若讷

dà biàn ruò nè

成语解释:讷:语言迟钝,不善于讲话。真正有口才的人表面上好像嘴很笨。表示善辩的人发言持重,不露锋芒。

成语出处:《老子》第四十五章:“大真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详细解释

大巧若拙

dà qiǎo ruò zhuō

成语解释:真正灵巧的人;不自炫耀;表面上却好像很笨拙。

成语出处:先秦 李耳《老子》:“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辨若讷。”

详细解释

独异于人

dú yì yú rén

成语解释:独:独自,单独;异:不同。独自与别人不同的。一般指不同于世俗。

成语出处:《老子》第二十章:“我欲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详细解释

多藏厚亡

duō cáng hòu wáng

成语解释:厚:大;亡:损失。指积聚很多财物而不能周济别人,引起众人的怨恨,最后会损失更大。

成语出处:先秦 李耳《老子》:“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详细解释

出生入死

chū shēng rù sǐ

成语解释:原指人从出生到死亡。后形容冒生命危险;不顾个人安危。也作“出死入生”。

成语出处:先秦 李耳《老子》第50章:“出生入死,生之徒(途)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

详细解释

长生久视

cháng shēng jiǔ shì

成语解释:久视:不老,耳目不衰。形容长寿。

成语出处:先秦 李耳《老子》:“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详细解释

宠辱若惊

chǒng rǔ ruò jīng

成语解释:无论受宠、受辱,心里都要振动。形容人非常计较得失。

成语出处:先秦 李耳《老子》:“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详细解释

寸进尺退

cùn jìn chǐ tuì

成语解释:前进一寸,后退一尺。指得到的少而失去的多,即得不偿失。

成语出处:《老子》第六十九章:“不敢进寸而退尺。” 唐·韩愈《上兵部李侍郎书》:“寸进尺退,卒无所成。”

详细解释

暴风骤雨

bào fēng zhòu yǔ

成语解释:暴:突然而猛烈的;骤:急速。来势急速而猛烈的大风大雨。有时比喻声势浩大;发展迅速的运动。

成语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69回:“有雌雄二鸟,原在一处同飞,忽被暴风骤雨惊散。”

详细解释

不可名状

bù kě míng zhuàng

成语解释:名:说出;状:形容。不能用语言来形容。

成语出处:晋 葛洪《神仙记》:“光彩耀目,不可名状。”

详细解释

哀兵必胜

āi bīng bì shèng

成语解释:哀兵:由受迫而悲愤地奋起反抗的军队。一说“哀;悯也”。怜惜和慈爱士卒。①指因受欺侮而怀着激愤情绪为正义而战的军队一定能打胜仗。反引申为由横遭侵凌残害而悲愤满腔的国家和民族;能奋起抗战;必获胜利。②慈爱士卒而得人心者胜。

成语出处:先秦 李耳《老子 德经》第69章:“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三国 魏 王弼注:“抗,举也;加,当也。哀者必相惜,而不趣利避害,故必胜。”

详细解释

安居乐业

ān jū lè yè

成语解释:安:安定;乐:喜爱;愉快;业:职业。安定地住在一地;愉快地从事自己的职业;形容社会治理得好;生活、生产、思想状况安于正常。

成语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货殖传序》:“各安其居而乐其业,甘其食而美其服。”

详细解释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