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的成语

共 233 个成语

飞檐走壁

fēi yán zǒu bì

成语解释:旧小说中形容有武艺的人身体轻捷,能够跳上房檐,越过墙壁。

成语出处: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26回:“这个人本来是一个飞檐走壁的贼。”

详细解释

风门水口

fēng mén shuǐ kǒu

成语解释:指要冲。

成语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一百十一回:“如今听得朝廷起大军来,与方腊厮杀,我这里正是风门水口。有些人家都搬了别处去躲。只留下老身,在这里看屋。”

详细解释

佛性禅心

fó xìng chán xīn

成语解释:谓佛教徒一意修行、清静寂定之心性。

成语出处:《水浒传》第四五回:“那众僧都在法坛上看见了这妇人,自不觉都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一时间愚迷了佛性禅心,拴不定心猿意马。”

详细解释

贩夫皂隶

fàn fū zào lì

成语解释:泛指社会地位低下的人。

成语出处:王古鲁《本书<二刻拍案惊奇>的介绍》:“金的所以腰斩《水浒》修改《水浒》,为的是不愿‘贩夫皂隶都看’。”

详细解释

扶墙摸壁

fú qiáng mō bì

成语解释:抚摸着墙壁。比喻言论主张比较软弱平庸。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十回:“这两个鸟男女,正在缸里扶墙摸壁扎挣。”

详细解释

扶危济困

fú wēi jì kùn

成语解释:扶:帮助;支持;济:拯救。扶持、救济生活困苦、处境危急的人。比喻尽力救助别人的危难。

成语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素知将军仗义行仁,扶危济困,不想果然如此义气!”

详细解释

放刁把滥

fàng diāo bǎ làn

成语解释:谓刁难敲诈,胡作非为。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一○一回:“他父亲王砉是东京大户,专一打点衙门,擸唆结讼,放刁把滥,排陷良善,因此人都让他些个。”

详细解释

风兵草甲

fēng bīng cǎo jiǎ

成语解释:犹言草木皆兵。

成语出处:《水浒传》第九五回:“况我兵惊恐,凡杯蛇鬼车,风兵草甲,无往非撼志之物。”

详细解释

风行雷厉

fēng xíng léi lì

成语解释:形容气势的迅疾猛烈。后多比喻执行政事法令等的迅速严格。

成语出处:明·许自昌《水浒记·纵骑》:“官差紧者,为黄巾钩党严厉莫停者,怕鼠窜掉头者,东溪望忙行边。”

详细解释

翻江搅海

fān jiāng jiǎo hǎi

成语解释:形容水势浩大。多喻力量或声势非常壮大。也形容吵闹得很凶或事情搞得乱七八糟。

成语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三回:“龙能喷云暧雾,播土扬沙。有巴山捎岭的手段,有翻江搅海的神通。”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十四回:“指挥说地谈天口,来诱翻江搅海人。”

详细解释

大街小巷

dà jiē xiǎo xiàng

成语解释:城镇中宽敞的街道和狭小的胡同。泛指都市的各处地方。

成语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66回:“正月十五日,上元佳节,好生清明,黄昏月上,六街三市,各处坊隅巷陌,点花放灯,大街小巷,都有社火。”

详细解释

大刀阔斧

dà dāo kuò fǔ

成语解释:大刀和阔斧都是古代的武器。原来形容军队声势浩大;杀气腾腾;充满战斗气氛。现比喻办事果断而有魄力。

成语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47回:“摇旗呐喊,擂鼓鸣锣,大刀阔斧,杀奔祝家庄来。”

详细解释

大败亏输

dà bài kuī shū

成语解释:打了败仗,损失很大。

成语出处:元 尚仲贤《气英布》第一折:“今汉王大败亏输,项王意得志满。”

详细解释

独出心裁

dú chū xīn cái

成语解释:心裁:心中的构思、设计。原指诗文的构思、安排独特新颖。现在泛指独自想出与众不同的办法来。

成语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王弼注释《周易》,撇了象占旧解,独出心裁,畅言义理,于是天下后世,凡言《易》言,莫不宗之。”

详细解释

掉头鼠窜

diào tóu shǔ cuàn

成语解释:转过头来像老鼠一样逃窜。形容狼狈逃窜。

成语出处:明·许自昌《水浒记·纵骑》:“他怎肯网开三面漫相遮,教我掉头鼠窜无宁贴。”

详细解释

顿口无言

dùn kǒu wú yán

成语解释:张口结舌,说不出话。

成语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103回:“骂得王庆顿口无言,插烛也似磕头求方便。”

详细解释

大请大受

dà qǐng dà shòu

成语解释:谓优厚的待遇。

成语出处:《水浒传》第七回:“他现在帐下听使唤,大请大受,怎敢恶了太尉?”

详细解释

大呼小喝

dà hū xiǎo hē

成语解释:同“大呼小叫”。

成语出处:《水浒传》第二八回:“武松答应道:‘老爷在这里,又不走了,大呼小喝做甚么?’”

详细解释

跌脚槌胸

diē jiǎo chuí xiōng

成语解释:以足跺地,以拳敲胸。表示气愤、着急、悲痛等感情。

成语出处:《水浒传》第一○四回:“众人跌脚槌胸,好似掀翻了鸡窠,弄出许多慌来。”

详细解释

倒街卧巷

dǎo jiē wò xiàng

成语解释:谓露宿街头。

成语出处:《水浒传》第二一回:“波子……看着宋江道:‘押司没事睬那乞丐做甚么?那斯一地里去搪酒吃,只是搬是搬非。这等倒街卧巷的横死贼,也来上门上户欺负人!’”

详细解释

淡妆轻抹

dàn zhuāng qīng mò

成语解释:略加妆饰打扮。

成语出处:《水浒传》第四五回:“只见那妇人从楼上下来,不敢十分穿重孝,只是淡妆轻抹。”

详细解释

彻里彻外

chè lǐ chè wài

成语解释:从里到外,完完全全。

成语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30回:“又叫裁缝与武松彻里彻外做秋衣。”

详细解释

藏踪蹑迹

cáng zōng niè jī

成语解释:蹑:轻步行走的样子。隐秘行踪,悄悄行动。

成语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64回:“且说张横将引三二百人,从芦苇中间,藏踪蹑迹,直到寨边,拨开鹿角,径奔中军。”

详细解释

彻里至外

chè lǐ zhì wài

成语解释:见“彻里彻外”。

成语出处:《水浒传》第十一回:“[柴进]叫庄客取一笼衣裳出来,叫林冲彻里至外都换了。”

详细解释

成群作队

chéng qún zuò duì

成语解释:见“成群结队”。

成语出处:《水浒传》第一○四回:“更有那村姑农妇,丢了锄麦,撇了灌菜,也是三三两两,成群作队……呆呆地立着,等那粉头出来。”

详细解释

撑岸就船

chēng àn jiù chuán

成语解释:比喻颠倒主从,不合情理。

成语出处:《水浒传》第二一回:“只见说撑船就岸,几曾有撑岸就船。你不来睬我,老娘倒落得。”

详细解释

别出心裁

bié chū xīn cái

成语解释:别:另外;裁:安排取舍;心裁:出于个人内心的设计、构思、筹划。指另外想出一种与众不同的新主意、新办法。也作“别出新裁”、“自出心裁”。

成语出处:明 李贽《水浒全书发凡》:“今别出心裁,不依旧样,或特标于目外,或叠彩于回中。”

详细解释

逼上梁山

bī shàng liáng shān

成语解释:梁山:又称梁山泊;在今山东省东平湖西;梁山县南;附近地区为古梁山泊;北宋以后;常为农民起义军的根据地。《水浒传》里有宋江、林冲等人为官府所迫;上梁山造反的情节。后用来比喻被迫做某种事。

成语出处:毛泽东《做革命的促进派》:“而且要有一种相当的压力,就是公开号召,开许多会,将起军来,‘逼上梁山’。”

详细解释

不识泰山

bù shí tài shān

成语解释:不认识泰山。比喻见闻太窄,认不出地位高或本领大的人。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师父如此高强,必是个教头。小儿有眼不识泰山。”

详细解释

报仇雪耻

bào chóu xuě chǐ

成语解释:雪:洗刷;除去。报冤仇;除耻辱;也作“报怨雪耻”。

成语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燕策二》:“若先王之报仇雪耻,夷万乘之强国。”

详细解释

保国安民

bǎo guó ān mín

成语解释:保卫国家,使人民安居乐业。

成语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62回:“若以礼币请他,拜为上将,可以扫清水寨,殄灭狂徒,保国安民。”

详细解释

百无一能

bǎi wú yī néng

成语解释:什么都不会做。

成语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32回:“我自百无一能,虽有忠心,不能得进步。”

详细解释

鞍马劳倦

ān mǎ láo juàn

成语解释:指长途跋涉或战斗中备尝困乏。

成语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实不相瞒太公说:老母鞍马劳倦,昨夜心痛病发。”

详细解释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