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义的成语

共 64 个成语

慈悲为怀

cí bēi wéi huái

成语解释:佛教认为人应以救助普济他人疾苦为己任。

成语出处:章诒和《往事并不如烟·最后的贵族》:“慈悲为怀的康氏母女把她接到了罗宅。”

详细解释

疏财重义

shū cái zhòng yì

成语解释:见“疏财仗义”。

成语出处: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结棚避暑》:“而好接待四方之士,疏财重义,有难必救。”

详细解释

疏财仗义

shū cái zhàng yì

成语解释:讲义气,轻视钱财。多指出钱帮助人,扶危济困。

成语出处:元 刘君锡《来生债》第四折:“则为我救困扶危,疏财仗义,都做了注福消愆。”

详细解释

士死知己

shì sǐ zhī jǐ

成语解释:士:有才识的人。为了报答知己,不惜牺牲生命。亦作“士为知己者死”。

成语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赵策》:“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吾其报知氏之雠矣。”

详细解释

轻财好义

qīng cái hào yì

成语解释:犹言轻财重义。指轻视财利而看重道义。

成语出处:汉 元王皇后《赐公孙弘子孙当为后者爵诏》:“股肱宰臣,身行俭约,轻财重义,较然着明。”

详细解释

怜贫惜老

lián pín xī lǎo

成语解释:同情爱护贫穷的、年老的人。

成语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42回:“难得老太太和姑奶奶并那些小姐们,连这样怜贫惜老照看我。”

详细解释

矜贫恤独

jīn pín xù dú

成语解释:矜:怜悯;恤:周济;独:老年无子的人。怜悯救助贫苦和孤独的人。

成语出处:《魏书 高闾传》:“甄忠明孝,矜贫恤独,开纳谠言,抑绝谗佞。”

详细解释

济人利物

jì rén lì wù

成语解释:谓救助别人,对世事有益。

成语出处:宋·朱熹《记外大父祝公遗事》:“公每清旦辄携粥药造之,遍饮食之而后返,日以为常,其他济人利物之事不胜记,虽倾资竭力无吝色。”

详细解释

济贫拔苦

jì pín bá kǔ

成语解释:指救援贫苦人家。

成语出处:《敦煌变文集 维摩诘讲经文》:“常行慈悲,济贫拔苦,归将有余数不足者,将安乐施厄者。”

详细解释

扶正祛邪

fú zhèng qū xié

成语解释:祛:去除。扶持正气,去除邪气。现用来指扶持好的事物,纠正错误倾向。

成语出处:傅维康《医药史话·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所以在治疗上就要运用扶正祛邪。”

详细解释

抱打不平

bào dǎ bù píng

成语解释:遇见不公平的事,挺身而出,帮助受欺负的一方。

成语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五回:“气的我只有替平儿打抱不平。

详细解释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lù jiàn bù píng,bá dāo xiāng zhù

成语解释:在路上遇见不平的事,就挺身而出干涉,为受欺的一方打抱不平。形容人见义勇为。

成语出处:元 杨显之《酷寒亭》楔子:“这个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则是误伤人命。”

详细解释

仗义疏财

zhàng yì shū cái

成语解释:讲义气;拿出自己的钱财帮助别人。

成语出处:元 无名氏《看钱奴》:“他父亲在日,人都叫他做钱舍,如今那小的仗义疏财,比老员外甚是不同。”

详细解释

在所不辞

zài suǒ bù cí

成语解释:辞:推辞。表示全部接受;决不推辞。

成语出处:邹韬奋《经历》:“只须能尽我的微薄的力量,推进或促成这个主张的实现,任何个人的艰险,是在所不辞的。”

详细解释

振穷恤寡

zhèn qióng xù guǎ

成语解释:救济贫穷和无依靠的人。

成语出处:《北史·魏纪四·孝明帝》:“壬寅,诏以旱故,命依旧雩祈,察理冤狱,掩胔埋骼,振穷恤寡。”

详细解释

有求必应

yǒu qiú bì yìng

成语解释:只要有人请求;就一定答应。形容容易答应人的请求;好说话。

成语出处:唐 李煙《妒神颂》:“所求必应,高山仰止。”

详细解释

英雄本色

yīng xióng běn sè

成语解释:英雄:杰出的人才。杰出人物的本来面貌。多指杰出的人物必然有非凡的行为、举动。

成语出处:明·方汝浩《禅真逸史》第三十四回:“段韶道:‘元帅所言,正是英雄本色,但要用心莫作等闲,挫动锐气。’”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二回:“四公子道:‘这才是英雄本色。’”

详细解释

抑强扶弱

yì qiáng fú ruò

成语解释:抑:压制;扶:帮助。压制强暴,扶助弱小。

成语出处:汉 袁康《越绝书 外传本事》:“于是勾践抑强扶弱,绝恶反之于善。”

详细解释

息事宁人

xī shì níng rén

成语解释:息:平息;宁:安定。指调解纠纷;使事情平息下来;使人们平安相处。

成语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章帝纪》:“其令有司,罪非殊死且勿案验,及吏人条书相告,不得听受,冀以息事宁人,敬奉天气。”

详细解释

惜老怜贫

xī lǎo lián pín

成语解释:惜:爱惜;怜:哀怜;同情。爱护老年人;怜悯穷苦人。

成语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39回:“我们太太最是惜老怜贫的,比不得那个狂三诈四的那些人。”

详细解释

恤老怜贫

xù lǎo lián pín

成语解释:周济老人,怜惜穷人。

成语出处:元·刘时中《端正好·上高监司》:“恤老怜贫,视民如子,起死回生。”

详细解释

为民除害

wèi mín chú hài

成语解释:替老百姓铲除祸害。为:替;给。

成语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秦宓传》:“禹疏江决河,东注于海,为民除害,生民已来功莫先者。”

详细解释

替天行道

tì tiān xíng dào

成语解释:代上天主持公道。封建社会里农民起义多以此作为动员、组织群众的口号。

成语出处: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一折:“你山上头领,都是替天行道的好汉。”

详细解释

杀身成仁

shā shēn chéng rén

成语解释:身:自己;杀身:舍生;成:成全;成就;仁:仁德;儒家道德的最高准则。原指牺牲生命;成全仁德。后指为了正义事业而牺牲。

成语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详细解释

琴心剑胆

qín xīn jiàn dǎn

成语解释:比喻既有情致,又有胆识(旧小说多用来形容能文能武的才子)。

成语出处:元 吴莱《寄董与几》诗:“小榻琴心展,长缨剑胆舒。”

详细解释

轻身殉义

qīng shēn xùn yì

成语解释:谓轻视生命而为正义事业牺牲。

成语出处:晋·杜预《女记》:“当时闻之,人无勇怯,莫不强胆增气,轻身殉义,攮袂高谈称羡。”

详细解释

轻身重义

qīng shēn zhòng yì

成语解释:谓轻视生命而重视正义事业。

成语出处:晋·葛洪《抱朴子·明本》:“攻守进趣之术,轻身重义之节。”

详细解释

轻财重义

qīng cái zhòng yì

成语解释:指轻视财利而看重道义。

成语出处:汉 元王皇后《赐公孙弘子孙当为后者爵诏》:“股肱宰臣,身行俭约,轻财重义,较然着明。”

详细解释

轻财好施

qīng cái hǎo shī

成语解释:指不吝惜钱财,喜好施舍。

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吴志·朱据传》:“谦虚接士,轻财好施,禄赐虽丰而常不足用。”

详细解释

排忧解难

pái yōu jiě nán

成语解释:排除忧愁,解除困难。

成语出处:邓小平《把教育工作认真抓起来》:“各级党政负责同志,要经常深入学校,倾听广大师生的意见和呼声,为他们排忧解难。”

详细解释

排患解纷

pái huàn jiě fēn

成语解释:见“排难解纷”。

成语出处:唐·崔知贤《三月三日宴王明府山亭》诗,明·孙慎行序:“遗形却立,终希独善之资;排患解纷,未洽随时之义。”

详细解释

慷慨仗义

kāng kǎi zhàng yì

成语解释:仗义:讲义气。为了讲情谊或主持公道而毫不吝啬地帮助别人。

成语出处: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回:“象你做这样慷慨仗义的事,我心里喜欢,只是也要看来说话的是个什么样的人。”

详细解释

救苦救难

jiù kǔ jiù nàn

成语解释:解救众人的痛苦和灾难。

成语出处:元 王实甫《西厢记》:“虽不会法灸神针,更胜似救苦救难观世音。”

详细解释

疾恶如仇

jí è rú chóu

成语解释:疾:厌恶;憎恨;恶:指坏人坏事。痛恨坏人坏事像痛恨仇敌一样。

成语出处:汉 孔融《荐祢衡表》:“忠果正直,志怀霜月,见善若惊,疾恶如仇。”

详细解释

急公好义

jí gōng hào yì

成语解释:急:急于;公:公众;好:喜好;义:义举。热心公益;见义勇为。

成语出处:清 钱谦益《钱牧斋尺牍》:“使急公好义者信从,而吝啬顾钱者不得不听。”

详细解释

剑胆琴心

jiàn dǎn qín xīn

成语解释:比喻既有情致,又有胆识(旧小说多用来形容能文能武的才子)。

成语出处:元 吴莱《岁晚恍然有怀》诗:“小榻琴心展,长缨剑胆舒。”

详细解释

救灾恤患

jiù zāi xù huàn

成语解释:谓救济抚恤灾患中的人。

成语出处:明·李贽《焚书·杂述·寒灯小话》:“今得人钱财,视同粪土,岂为谋王图霸,用之以结客乎?抑救灾恤患,而激于义之不能以已也?”

详细解释

救困扶危

jiù kùn fú wēi

成语解释:救济扶助陷于困境危难中的人。

成语出处:元 刘君锡《来生债》第四折:“救困扶危,疏财仗义,都做了注福消愆。”

详细解释

济寒赈贫

jì hán zhèn pín

成语解释:济:救济;赈:赈济。救助寒苦,赈济贫穷。

成语出处:《全相平话·乐毅图齐七国春秋后集》:“养老尊贤,教其术,畜其能,吊死问孤,济寒赈贫,与百姓同甘共苦。”

详细解释

济弱扶倾

jì ruò fú qīng

成语解释:弱:弱小;倾:倒塌,比喻境遇困难。扶助弱小和处境困难的人。

成语出处:明 刘基《沁园春》词:“江左夷吾,关中宰相,济弱扶倾计甚长。”

详细解释

济困扶危

jì kùn fú wēi

成语解释:济:接济;扶:扶助。帮助陷入危困境地的人。

成语出处:元 王实甫《西厢记》:“则为那善文能武人千里,凭着这济困扶危书一缄。”

详细解释

剪恶除奸

jiǎn è chú jiān

成语解释:剪、除:扫除。扫除恶人与奸人。

成语出处: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60回:“似你我行侠尚义,理应济困扶危,剪恶除奸。”

详细解释

见利思义

jiàn lì sī yì

成语解释:见到有利可图的事就想到道义。形容人无贪欲;廉洁自守。

成语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宪问》:“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详细解释

绝甘分少

jué gān fēn shǎo

成语解释:自己不吃甘美的东西,把仅有的很少的东西分给大家。

成语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司马迁传》:“以为李陵与士大夫绝甘分少,能得人之死力,虽古名将不过也。”

详细解释

劫富济贫

jié fù jì pín

成语解释:劫:夺取;济:救济。强夺富人的财物;救济穷苦的百姓。

成语出处:蔡东藩、许厪父《民国通俗演义》第25回:“ 劫富济贫,自张一帜。”

详细解释

浩然之气

hào rán zhī qì

成语解释:浩然:盛大的样子;气:精神;气概。正大刚直的精神、气质。

成语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详细解释

好生之德

hào shēng zhī dé

成语解释:好生:爱惜生灵。指有爱惜生灵;不事杀戮的品德。

成语出处:《尚书 大禹谟》:“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好生之德,洽于民心。”

详细解释

敢作敢当

gǎn zuò gǎn dāng

成语解释:敢:有胆量。敢于放手行事,敢于承担责任。

成语出处: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第75回:“敢作敢当,才是英雄好汉。”

详细解释

高义薄云

gāo yì bó yún

成语解释:薄:迫近。原指文章表达的内容很有意义。后形容人很讲义气。

成语出处:《宋书 谢灵运传论》:“贾谊、相如振芳尘于后,英辞润金石,高义薄云天。”

详细解释

扶倾济弱

fú qīng jì ruò

成语解释:倾:倒塌,这里指遇到困境的人。扶助困难的人,救济弱小的人。

成语出处: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四折:“你若肯扶倾济弱,我可便回嗔作笑,一会价记着想念着。”

详细解释

扶危定乱

fú wēi dìng luàn

成语解释:扶助危难,平定祸乱。

成语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83回:“能识人,能爱人才,能为国留得那英雄豪杰,为朝廷扶危定乱。”

详细解释

扶危拯溺

fú wēi zhěng nì

成语解释:溺:落水。扶助危难者,救起落水者。比喻尽力救助别人的危难。

成语出处:唐·崔佑甫《唐故常州刺史独孤公神道碑铭》:“常州之义笃于友,用之有常,行之可久,扶危拯溺,尔身我手。”

详细解释

扶正黜邪

fú zhèng chù xié

成语解释:扶助正道,除去邪恶。

成语出处:汉·蔡邕《对诏问灾异》:“圣意勤勤,欲清流荡浊,扶正黜邪。”

详细解释

大慈大悲

dà cí dà bēi

成语解释:慈:仁爱;悲:怜悯。佛家用语。爱一切众生的大慈;拯救一切受苦受难的人为大悲。指爱人而与众生同乐;怜悯人生而拔众生苦。后多用来指人心肠慈善;肯于施舍救助。

成语出处:《法华经 譬喻品》:“大慈大悲,常无懈倦,恒求善事,利益一切。”

详细解释

大义凛然

dà yì lǐn rán

成语解释:临难不苟的节操令人敬畏;不可侵犯。形容为了正义而坚强不屈。大义:正义、正气;凛然:严肃使人敬畏的样子。

成语出处:清 顾炎武《日知录 孙氏西斋录》:“至于起王氏已废之魂,上配天皇;条高后擅政之年,下系中宗,大义凛然。”

详细解释

打抱不平

dǎ bào bù píng

成语解释:在双方争执中;主动介入;帮助受到欺压的人;打击实施强暴者。

成语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45回:“那黄汤难道灌丧了狗肚子里去了?气的我只要替平儿打抱不平。”

详细解释

打富济贫

dǎ fù jì pín

成语解释:打击豪绅、地主,贪官污吏,夺取其财物救济穷人。

成语出处: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打日本,反汉奸是天经地义啦,他们又打富济贫,这全对他的劲。”

详细解释

大发慈悲

dà fā cí bēi

成语解释:比喻起善心,做好事。

成语出处: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梁武帝累修归极乐》:“伏望母亲大人,大发慈悲,优容苦志。”

详细解释

除暴安良

chú bào ān liáng

成语解释:暴:暴徒;泛指给人民带来危害的人;安:安顺、安抚;良:善良的人;良民。除掉为非作歹的坏人;安抚善良的百姓。也作“安良除暴”。

成语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60回:“俺闻剑客行为莫不至公无私,倘心存偏袒,未有不遭恶报;至除暴安良,尤为切要。”

详细解释

恻隐之心

cè yǐn zhī xīn

成语解释:恻:悲伤;隐:伤痛;恻隐:对遭受不幸的人表示同情。指怜悯受苦受难者的心情。

成语出处:战国 邹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详细解释

锄强扶弱

chú qiáng fú ruò

成语解释:铲除强暴,扶助弱者。

成语出处: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2卷:“此等锄强扶弱的事,不是我,谁人肯做?”

详细解释

成仁取义

chéng rén qǔ yì

成语解释:仁:仁爱;义:道义;正义。指为了崇高的事业而就义。

成语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详细解释

博施济众

bó shī jì zhòng

成语解释:博:广泛;济:救济。给予群众以恩惠和接济。

成语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雍也》:“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

详细解释

爱憎分明

ài zēng fēn míng

成语解释:憎:恨。爱和恨的界限十分清楚。

成语出处:续范亭《延安五老》诗:“爱憎分明是本色,疾恶如仇不宽恕。”

详细解释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