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恨的成语

共 27 个成语

怨气冲天

yuàn qì chōng tiān

成语解释:怨恨之气冲到天空。形容怨愤情绪极大。

成语出处:明 无名氏《精忠记 应真》:“今下方黑气冲天,我佛慧眼一观,乃是临安秦桧屈陷忠臣岳飞父子,幽魂不散,怨气冲天。”

详细解释

盗怨主人

dào yuàn zhǔ rén

成语解释:比喻奸恶的人怨恨正直的人。同“盗憎主人”。

成语出处:汉 刘向《说苑 敬慎》:“盗怨主人,民害其贵,君子知天下之不可盖也。”

详细解释

挫骨扬灰

cuò gǔ yáng huī

成语解释:死后将骨头挫成灰撒掉。形容罪孽深重或恨之极深。

成语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回:“倘然要把老爷的这项银子耽搁了,慢说我,就挫骨扬灰也抵不了这罪过。”

详细解释

白头之叹

bái tóu zhī tàn

成语解释:指妇女被遗弃而作晚景凄凉之叹。

成语出处: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一折:“此身皆托于足下,勿以他日见弃,使妾有白头之叹。”

详细解释

眼中钉

yǎn zhōng dīng

成语解释:比喻心中最厌恶、最痛恨的人。

成语出处:《新五代史·赵在礼传》:“在礼在宋州,人尤苦之。已而罢去,宋人喜而相谓曰:‘眼中拔钉,岂不乐哉?’”

详细解释

敢怒而不敢言

gǎn nù ér bù gǎn yán

成语解释:心里愤怒而嘴上不敢说。指慑于威胁,胸中愤怒不敢吐露。

成语出处:唐 杜牧《阿房宫赋》:“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详细解释

枕戈泣血

zhěn gē qì xuè

成语解释:枕着兵器,哭泣见血。形容极度悲愤,矢志杀敌雪恨。

成语出处:唐·房玄龄《晋书·桓温传》:“枕戈泣血,志在复雠。”

详细解释

咬牙切齿

yǎo yá qiè chǐ

成语解释:切齿:咬紧牙齿;表示痛恨。形容愤恨或发狠到极点的神情。

成语出处:元 孙仲章《勘头巾》第二折:“为甚事咬牙切齿,唬得犯罪人面色如金纸。”

详细解释

怨声载道

yuàn shēng zài dào

成语解释:载:充满;道:道路。怨恨的声音充塞道路。形容人民群众普遍的强烈的不满和怨恨。

成语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李固传》:“前孝安皇帝内任伯荣、樊丰之属,外委固广、谢恽之徒,开门受赂,署用非次,天下纷然,怨声载道。”

详细解释

以紫乱朱

yǐ zǐ luàn zhū

成语解释:比喻将奸佞小人当作廉洁公正的君子。

成语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阳货》:“子曰:‘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

详细解释

新仇旧恨

xīn chóu jiù hèn

成语解释:新仇加旧恨。形容仇恨深。

成语出处:唐 韩偓《三月》:“新愁旧恨真无奈,须就邻家瓮底眠。”

详细解释

新愁旧恨

xīn chóu jiù hèn

成语解释:谓对现状和往事都感到烦恼和怨恨。极言愁恨之深。

成语出处:唐·韩偓《三月》诗:“新愁旧恨真无奈,须就邻家瓮底眠。”

详细解释

恶紫夺朱

wù zǐ duó zhū

成语解释:紫:古人认为紫是杂色;夺:乱;朱:大红色,古人认为红是正色。原指厌恶以邪代正。后以喻以邪胜正,以异端充正理。

成语出处:《论语·阳货》:“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

详细解释

痛入骨髓

tòng rù gǔ suǐ

成语解释:痛到骨头里。比喻痛恨或悲伤之极。

成语出处:《战国策·燕策三》:“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

详细解释

誓不两立

shì bù liǎng lì

成语解释:发誓不跟敌人并存。形容双方仇恨极深。

成语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4回:“瑜曰:'吾与老贼誓不两立!'孔明曰:'事须三思,免致后悔。'”

详细解释

食肉寝皮

shí ròu qǐn pí

成语解释:吃他们的肉;剥下他们的皮当褥子垫。形容对敌的深仇大恨。

成语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二十一年》:“然二子者,譬于禽兽,臣食其肉而寝处其皮矣。”

详细解释

人神共愤

rén shén gòng fèn

成语解释:人和神都愤恨。形容民愤极大。

成语出处:《旧唐书 于頔传》:“頔顷拥节旄,肆行暴虐,人神共愤,法令不容。”

详细解释

埋天怨地

mán tiān yuàn dì

成语解释:抱怨天,埋怨地。形容对什么都抱怨。

成语出处:元 郑廷玉《看钱奴》第一折:“每日在吾庙里,埋天怨地。”

详细解释

鸣冤叫屈

míng yuān jiào qū

成语解释:指申诉冤屈。

成语出处:巴金《<探索集>后记》:“我写《家》,也只是为了向腐朽的封建制度提出控诉,替横遭摧残的年轻生命鸣冤叫屈。”

详细解释

六月飞霜

liù yuè fēi shuāng

成语解释:旧时比喻有冤狱。

成语出处:唐 张说《狱箴》:“匹夫结愤,六月飞霜。”

详细解释

刻木为吏

kè mù wéi lì

成语解释:意思是不能受狱吏的污辱,即使是木头做的狱吏也不能见他。形容狱吏的凶暴可畏。

成语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路温舒传》:“画地为狱,议不入;刻木为吏,期不对。”

详细解释

恨入骨髓

hèn rù gǔ suí

成语解释:从骨髓里仇恨某人某事。形容痛恨到了极点。

成语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秦本纪》:“缪公之怨此三人,入于骨髓,愿令此三人归,令我君得自快烹之。”

详细解释

恨之入骨

hèn zhī rù gǔ

成语解释:之:代词;指所恨对象。恨到骨头里去了。形容怀恨极深。

成语出处:晋 葛洪《<抱朴子外篇>自序》:“见侵者则恨之入骨,剧于血仇。”

详细解释

反目成仇

fǎn mù chéng chóu

成语解释:反目:翻转眼皮;以白眼珠瞪人。反眼相看成为仇人;指夫妻不和闹得很僵;以致互相成为仇人。也指其他原来关系非常亲密;相处十分要好的人;矛盾激化;互相对立。

成语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甚致怜新弃旧,反目成仇,多着呢?”

详细解释

腹诽心谤

fù fěi xīn bàng

成语解释:心怀不满,暗中发泄。

成语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魏其武安侯列传》:“不如魏其,灌夫日夜招聚天下豪杰壮士与论议,腹诽而心谤。”

详细解释

不共戴天

bù gòng dài tiān

成语解释:共:共同;戴:顶着。不跟仇敌在同一个天底下生活。形容仇恨极深;誓不两立。

成语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父之仇,弗与共戴天。”

详细解释

白华之怨

bái huá zhī yuàn

成语解释:指女子失宠之哀怨。

成语出处:《诗经 小雅 白华》:“白华,周人刺幽后也。幽王取申女以为后,故下国化之,以妾为妻,以孽代宗,而王弗能治。”

详细解释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