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的成语

共 69 个成语

血肉相联

xuè ròu xiāng lián

成语解释:联:关联。像血和肉一样相互联系着。比喻关系十分密切,不可分离。

成语出处: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成为伟大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和这个民族血肉相联的共产党员,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

详细解释

铸甲销戈

zhù jiǎ xiāo gē

成语解释:销熔铁甲兵器。借指结束战争,实现和平。

成语出处:明·刘基《丙申岁十月还乡作》诗之七:“修文偃武君王意,铸甲销戈会有期。”

详细解释

鱼大水小

yú dà shuǐ xiǎo

成语解释:比喻生产不够消费。也比喻机构臃肿,行动不灵。

成语出处:毛泽东《<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假若我们缩小自己的机构,使兵精政简,我们的战争机构虽然小了,仍然是有力量的;而因克服了鱼大水小的矛盾……”

详细解释

有事之秋

yǒu shì zhī qiū

成语解释:指战争或多事故的年头。

成语出处:《北史·王罴王轨等传论》:“王思政驱驰有事之秋,慷慨功名之际。”

详细解释

以战养战

yǐ zhàn yǎng zhàn

成语解释:利用战争中获取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继续进行战争。

成语出处:毛泽东《关于国际新形势对新华日报记者的谈话》:“它将更厉害地进行其‘以华制华’的政治进攻和‘以战养战’的经济侵略。”

详细解释

偃武息戈

yǎn wǔ xī gē

成语解释:停息武备,不事战争。

成语出处:《后汉书·公孙述传》:“嚣(隗嚣)不及此时推危乘胜,以争天命,而退欲为西伯之事,尊章句,宾友处士,偃武息戈,卑辞事汉,喟然自以文王复出也。”

详细解释

偃武休兵

yǎn wǔ xiū bīng

成语解释:见“偃武息戈”。

成语出处:宋·岳飞《乞解军务第三札子》:“今讲好已定,两宫天眷,不日可还;偃武休兵,可期岁月。”

详细解释

偃武櫜兵

yǎn wǔ qióng bīng

成语解释:见“偃武息戈”。

成语出处:《北史·高允传》:“偃武櫜兵,唯文是恤。”

详细解释

偃革倒戈

yǎn gé dǎo gē

成语解释:指停息武备,不事战争。

成语出处:元·刘壎《隐居通议·经史一》:“偃革倒戈,归马放牛,乃灭殷以后事;今楚汉相持,正是兵锋之交,而言及此,曾不顾其为迂,何也?”

详细解释

休兵罢战

xiū bīng bà zhàn

成语解释:休、罢:停止。停止或结束战争。

成语出处:元 孔文卿《东窗事犯》楔子:“只不过休兵罢战还朝呵,是我暗暗地自思寻。”

详细解释

矢石之难

shǐ shí zhī nán

成语解释:矢石:箭和礧石,古代作战的武器。难:不幸的遭遇。指战争中的危难。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晋世家》:“矢石之难,许马之劳,此复受次赏。”

详细解释

弃旧图新

qì jiù tú xīn

成语解释:图:图谋、追求。抛弃旧的、不好的东西;追求新的、正确的东西。

成语出处:唐 韩愈《昌黎集 上宰相书》第16卷:“忽将弃其旧而新是图,求老农老圃而为师。”

详细解释

龙战玄黄

lóng zhàn xuán huáng

成语解释:见“龙血玄黄”。

成语出处:茅盾《回忆之类》:“不过,当那一声焦雷打到我们面前时,童稚之心也曾欢喜而鼓舞,也曾睁大了惊异的眼睛,痴望着‘龙战玄黄’的天地,好像这一切本在意中,要来的总归要来,而现在是终于来了而已。”

详细解释

龙战鱼骇

lóng zhàn yú hài

成语解释:喻战争激烈。

成语出处:《中国现代思想史参考资料简编·驳革命可以生内乱说》:“以视建武元年以后,十二年以前,龙战鱼骇,盖不侔矣。”

详细解释

金戈铁甲

jīn gē tiě jiǎ

成语解释:同“金戈铁马”。

成语出处:元·乔吉《两世姻缘》第三折:“他如今管领着金戈铁甲,簇拥着鼓吹鸣笳,他虽是违条犯法,咱无甚势剑铜铡。”

详细解释

金戈铁骑

jīn gē tiě qí

成语解释:见“金戈铁马”。

成语出处:清·汪琬《〈苑西集〉序》:“我太祖、太宗发祥之址,与夫金戈铁骑百战创业之区,皆所跋涉而导从。”

详细解释

逞异夸能

chěng yì kuā néng

成语解释:施展奇异本事,夸耀能力高强。

成语出处:《封神演义》第九二回:“梅山七怪阻周兵,逞异夸能苦战争。”

详细解释

兵慌马乱

bīng huāng mǎ luàn

成语解释: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

成语出处:明 陆华甫《双凤记》第二一折:“乱纷纷东逃西窜,闹烘烘兵慌马乱,一路奔回气尚喘。”

详细解释

兵连祸结

bīng lián huò jié

成语解释:兵:指战争;结:相连。指战争连年不断;灾祸持续相结。

成语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匈奴传下》:“汉武帝选将练兵,约赍轻粮,深入远戍,虽有克获之功,胡辄报之;兵连祸结,三十馀年。”

详细解释

化干戈为玉帛

huà gān gē wéi yù bó

成语解释:比喻使战争转变为和平。

成语出处:西汉 刘安《淮南子 原道训》:“昔者夏鲧作三仞之城,诸侯背之,海外有狡心。禹知天下之叛也,乃坏城平池,散财物,焚甲兵,施之以德,海外宾服,四夷纳职,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

详细解释

春秋无义战

chūn qiū wú yì zhàn

成语解释:春秋时代没有正义的战争。也泛指非正义战争。

成语出处:《孟子·尽心下》:“孟子曰:‘春秋无义战。’”

详细解释

枕戈寝甲

zhěn gē qǐn jiǎ

成语解释:枕着戈、穿着铠甲睡。形容经常生活在战争之中。

成语出处:《晋书 赫连勃勃载记》:“朕无拔乱之才,不能弘济兆庶,自枕戈寝甲,十有二年,而四海未同,遗寇尚炽。”

详细解释

止戈散马

zhǐ gē sàn mǎ

成语解释:停用兵戈,放还战马,意谓结束战争。

成语出处:《北齐书·神武帝纪下》:“止戈散马,各事家业。”

详细解释

止戈兴仁

zhǐ gē xīng rén

成语解释:止:停止。仁:仁政。停止战争,施行仁政。

成语出处:《汉晋春秋》:“将欲止戈兴仁,为百姓请命。”

详细解释

以逸待劳

yǐ yì dài láo

成语解释:逸:安闲;劳:疲劳。用安闲之己待疲劳之敌。指自己养精蓄锐;等敌人疲劳后;待机痛击疲劳之敌。

成语出处:先秦 孙武《孙子 军争》:“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

详细解释

迂回曲折

yū huí qū zhé

成语解释:迂回:回旋,环绕。弯弯曲曲,绕来绕去。常比喻事物发展的曲折性。

成语出处: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打破‘围剿’的过程往往是迂回曲折的,不是径情直遂的。”

详细解释

以战去战

yǐ zhàn qù zhàn

成语解释:用战争消灭战争。

成语出处:先秦 商鞅《商君书 画策》:“故以战去战,虽战可也。”

详细解释

休养生息

xiū yǎng shēng xī

成语解释:指在战争或社会大动荡之后;减轻人民负担;安定生活;恢复元气。生息:人口繁殖。

成语出处:唐 韩愈《平淮西碑》:“高宗、中、睿,休养生息,至于玄宗,受报收功。”

详细解释

晓以大义

xiǎo yǐ dà yì

成语解释:晓:使人明白。把道理对人讲清楚。

成语出处:吴玉章《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第十四篇:“林时爽误信其中颇有党人,合欲晓以大义。”

详细解释

畏敌如虎

wèi dí rú hǔ

成语解释:害怕敌人如同怕虎一般。

成语出处:明·徐光启《谨申一得以保万全疏》:“自然人贾勇,何至如今畏敌如虎,视营伍如蹈阱乎?”

详细解释

散兵游勇

sǎn bīng yóu yǒng

成语解释:原指没有统率的逃散兵士。现也指没有组织到集体队伍里;独自行动的人。

成语出处:毛泽东《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为着确保城乡治安、安定社会秩序的目的,一切散兵游勇,均应向当地人民解放军或人民政府投诚报到。”

详细解释

速战速决

sù zhàn sù jué

成语解释:用快速的战术结束战局。也比喻用迅速的办法完成任务。

成语出处:老舍《四世同堂 偷生 五十一》:“战争已拖了一年多,而一点看不出速决的希望。”

详细解释

人人皆知

rén rén jiē zhī

成语解释:皆:都。所有的人都知道。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1回:“老少男女,俗语口头,人人皆知皆说的。”

详细解释

穷兵黩武

qióng bīng dú wǔ

成语解释:穷:用尽;竭尽。黩:任意;轻率。出动全部兵力;任意发动战争。形容极端好战。

成语出处:三国 曹丕《车驾临江还诏三公》:“三世为将,道家所忌;穷兵黩武,古有所戒。”

详细解释

破斧缺斨

pò fǔ quē zhōu

成语解释:《诗·豳风·破斧》:“既破我斧,又缺我斨。”斧、斨,泛指兵器。后以“破斧缺斨”形容战争中必须付出的代价。

成语出处:《诗·豳风·破斧》:“既破我斧,又缺我斨。”

详细解释

磨盾之暇

mó dùn zhī xiá

成语解释:暇:闲暇,余暇。指在战争的余暇。

成语出处:清·江藩《汉学师承记·王昶》:“先生从征九年,虽羽书旁午,然磨盾之暇,马上吟咏,穹庐诵读,无一日废也。”

详细解释

龙血玄黄

lóng xuě xuán huáng

成语解释:比喻战争激烈,血流成河。

成语出处:《周易 坤》:“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详细解释

连天烽火

lián tiān fēng huǒ

成语解释: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比喻战火或战争。形容战火烧遍各地。

成语出处:汉·蔡邕《蔡中郎集·外纪上·汉书十志疏》:“其时鲜卑连犯云中五原,一月之中烽火不绝,埃尘连天。”

详细解释

开台锣鼓

kāi tái luó gǔ

成语解释: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的开头部分。也比喻一个事件的开头。

成语出处: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我的粗枝大叶的东西,就当作一番开台锣鼓好了。”

详细解释

急转直下

jí zhuǎn zhí xià

成语解释:急:突然;转:转变。形容形势、情况等。突然转变;并且立刻顺势发展下去。

成语出处:茅盾《子夜》十七:“伯韬!时局到底怎样,各人各有看法!也许会急转直下。”

详细解释

金戈铁马

jīn gē tiě mǎ

成语解释:金戈:金属制的戈;铁马:披有铁甲的马。挥动金戈;骑着铁马。比喻战争及戎马生涯。也形容军队或将士的威武雄姿。

成语出处:《新五代史 李袭吉传》:“金戈铁马,蹂践于明时。”

详细解释

化整为零

huà zhěng wéi líng

成语解释:把一个整体分成许多零散部分。

成语出处:郭沫若《洪波曲》第四章:“上海成为孤岛之后,他们化整为零,装着难民的孩子逃了出来。”

详细解释

化零为整

huà líng wéi zhěng

成语解释:把零散的部分集中为一个整体。

成语出处:毛泽东《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第四章:“集中使用兵力,即所谓‘化零为整’的办法,多半是在敌人进攻之时为了消灭敌人而采取的。”

详细解释

祸结兵连

huò jié bīng lián

成语解释:结:相联;兵:战争;连:接连。战争接连不断,带来了无穷的灾祸。

成语出处:《汉书·匈奴传》:“虽有克获之功,胡辄报之,兵连祸结,三十余年。”

详细解释

汗马之功

hàn mǎ zhī gōng

成语解释:谓战功。

成语出处:宋·王谠《唐语林·补遗一》:“遂良出自草茅,无汗马之功,蒙先帝殊遇,以有今日。”

详细解释

干戈载戢

gàn gē zǎi jí

成语解释:干戈:古代的兵器。指武器。载:虚词。戢:聚藏。把武器收藏起来。比喻不再进行战争动用武力了。

成语出处:晋·葛洪《抱朴子·释滞》:“干戈载戢,繁弱既韬。”

详细解释

风云突变

fēng yún tū biàn

成语解释:风云突然发生了变化。比喻局势突然发生了巨大变化。

成语出处:毛泽东《清平乐 蒋桂战争》词:“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粱再现。”

详细解释

反脸无情

fǎn liǎn wú qíng

成语解释:形容翻脸不认人,不讲情谊。

成语出处:吴玉章《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但自日俄战争结束后,它就反脸无情,和清朝反动政府勾结起来。”

详细解释

风尘之变

fēng chén zhī biàn

成语解释:风尘:比喻战乱。指战争的灾乱。

成语出处:《晋书·陶璜传》:“夫风尘之变,出于非常。”

详细解释

烽火连年

fēng huǒ lián nián

成语解释: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比喻战火或战争。指战火连年不断。

成语出处:元·戴良《九灵山房集·二四·登大牢山》:“那堪回首东南地,烽火连年警报闻。”

详细解释

烽火四起

fēng huǒ sì qǐ

成语解释:战争的火焰从四面八方燃烧起来。形容边防不安宁,四处有敌人进犯。

成语出处:

详细解释

伐罪吊人

fá zuì diào rén

成语解释:见“伐罪吊民”。

成语出处:《南史·檀道济传》:“道济曰:‘伐罪吊人,正在今日。’皆释而遣之。”

详细解释

伐罪吊民

fá zuì diào mín

成语解释:伐:讨伐。吊:慰问。讨伐有罪,拯救百姓。常用以作为发动战争的口号。

成语出处:南朝(梁)任方《百辟劝进今上笺》:“伐罪吊民,一匡靖乱。”

详细解释

分进合击

fēn jìn hé jī

成语解释:军队从几个方向前进,协同围击同一目标。

成语出处: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第五章第六节:“将敌军对我军的战略上的分进合击,改为我军对敌军的战役或战斗上的分进合击。”

详细解释

独立自主

dú lì zì zhǔ

成语解释:自主:自己作主。不依赖别人的力量而生存;遇事自己作主;不受别人控制。

成语出处:茅盾《子夜》十六:“最初是买办,然后是独立自主的老板,然后又是买办。”

详细解释

大动干戈

dà dòng gān gē

成语解释:干、戈:古代两种兵器。原指进行战争。现多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成语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季氏》:“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详细解释

黩武穷兵

dú wǔ qióng bīng

成语解释:滥用兵力,任意征讨。

成语出处:《周书 武帝纪论》:“若使翌日之瘳无爽,经营之志获申,黩武穷兵,虽见讥于良吏。”

详细解释

刀枪入库

dāo qiāng rù kù

成语解释:把刀枪都放进兵库里去。指没有战争;不用武备;也指和平麻痹;解除武装;不作戒备。

成语出处:清 钱彩《说岳全传》:“其时天下太平已久,真个是:马放南山,刀枪入库,五谷丰登,万民乐业。”

详细解释

倒载干戈

dào zài gān gē

成语解释:倒:把锋刃向里倒插着;载:陈设,放置;干戈:古代的两种兵器,泛指武器。把武器倒着放起来,比喻没有战争,天下太平。

成语出处:《礼记·乐记》:“倒载干戈,包之以虎皮……然后天下知武王之不得用兵也。”

详细解释

倒戢干戈

dǎo jí gàn gē

成语解释:见“倒载干戈”。

成语出处:汉·荀悦《汉纪·高祖纪二》:“偃革为轩,倒戢干戈,示不复用兵。”

详细解释

残缺不全

cán quē bù quán

成语解释:残缺:缺少一部分;不完整。残余短缺不完全。形容物体经过破坏;变得不完整了。

成语出处:毛泽东《论持久战》十二:“这些特点是事实上存在的,不是虚造骗人的;是战争的全部基本要素,不是残缺不全的片段。”

详细解释

赤地千里

chì dì qiān lǐ

成语解释:赤:空无所有。寸草不生的地面有千里之广。形容因天灾人祸而造成广大农田没有收成的惨状。

成语出处:《新五代史 唐庄宗纪上》:“克用兵大掠晋绛,至于河中,赤地千里。”

详细解释

此起彼落

cǐ qǐ bǐ luò

成语解释:这里起来,那里落下。形容接连不断。

成语出处: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第五章第七节:“时大时小时缩时伸是经常的,此起彼落也往往发生。”

详细解释

楚界汉河

chǔ jiè hàn hé

成语解释:楚、汉相争中双方控制地区之间的地界与河流。后常比喻战争的前线。

成语出处: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6回:“霎时间烟焰冲霄……仿佛枪林弹雨,依稀楚界汉河。”

详细解释

兵荒马乱

bīng huāng mǎ luàn

成语解释:兵、马:指战争;荒:荒乱。指社会秩序极端不安定。形容战时社会动荡不安;混乱的情景。

成语出处:明 李唐宾《梧桐叶》第四折:“不然,那兵荒马乱,定然遭驱被掳。”

详细解释

兵戎相见

bīng róng xiāng jiàn

成语解释:兵戎:武器。以武力相见。指用战争解决问题。

成语出处:吴晗《朱元璋传》第三章三:“从至正十六年起,张士诚和朱元璋兵戎相见,大小数百战,互有胜负。”

详细解释

霸王别姬

bà wáng bié jī

成语解释:形容英雄末路的悲壮情景。

成语出处:毛泽东《在中央扩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不是有一出戏叫‘霸王别姬’吗?这些同志如果总是不改,难免有一天要‘别姬’就是了。”

详细解释

白骨露野

bái gǔ lù yě

成语解释:露:暴露;野:野外。死人的白骨暴露在野外。形容战争或灾难所造成的悲惨景象。

成语出处:三国 魏 曹操《蒿里行》诗:“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详细解释

兵戈扰攘

bīng gē rǎo rǎng

成语解释:兵戈:武器,指战争;扰攘:纷乱。形容战争时期社会动荡混乱。

成语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冯衍传下》:“遭扰攘之时,值兵革之际。”

详细解释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