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乐造句



1、在那个礼乐崩坏的末世里,人们抛弃了伦理道德的束缚,整个世界变得残酷的令人发指,而董锋这样的单纯孩子想要活下去太难。

2、王族墓地随葬的陶鼓、石磬等礼乐器表明史上最早的礼乐制度形成。

3、今国子虽有学官之名,而无教授之实,何异兔丝燕麦、南箕北斗哉!昔刘向有言王者宜兴辟雍,陈礼乐,以风化天下。

4、掌礼司,设郎中、员外郎、主事、赞礼郎、司俎官、司祝、司香、司碓、笔帖式、书吏、掌内廷礼乐及考核太监品极。

5、二为汉代人天命观和礼乐制度的变化在注解中的体现。

6、臣闻明则有礼乐,幽则有鬼神,然则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礼乐

7、原来教坊司隶属礼部,设左右韶舞、左右司乐各一人,这地方可不只是管理官妓,教坊司是朝廷的礼乐机构,宫廷各项大礼需要的音乐歌舞同样需要教坊司负责。

8、对于王公贵族而言,诗书礼乐自然是必修课程,但是一旦发生战事,贵族也必须要披坚执锐,冲锋在前,因此每一个贵族子弟都必须努力练习武艺。

9、中国素以“礼乐之邦”而著称,有着悠久的乐教传统,是世界上音乐教育起源最早的国家之一。

10、以事言谓之史,以道言谓之经;事即道,道即事;春秋亦经,五经亦史;易是包牺氏之史,书是尧舜以下史,礼乐是三代史,其事同,其道同,安有所谓异?王阳明。

11、故纯朴不残,孰为犠尊!白玉不毁,孰为珪璋!道德不废,安取仁义!性情不离,安用礼乐!五色不乱,孰为文采!五声不乱,孰应六律!

12、学校开展“礼乐射御书数”六艺课程,其中,国学与音乐为学校的主打教学课程。

13、在这般美好的自然环境中,寻一方书院,捧一本古书,伴随着钟磬谐音,管弦叠奏,书声琅琅,穆然而见礼乐承平景象。

14、孟子之母,三迁居,为子之学业;孔子之母,礼乐亲学,为子之品行;天下母亲,含辛茹苦,为子之未来;母亲节日,送上祝福,祝:天下母亲健康长寿!

15、聚一堂意融融。

16、家住礼乐的曾阿姨特意起了个早,乘车来到五邑中医院,就为赶上“第一贴”。

17、琴棋书画、诗书礼乐、针黹刺绣,无一不学。

18、儒家推崇的就是这些礼乐,把流行乐看成是郑卫之声,亡国之音。

19、通过分析经学大师郑玄“三礼”释乐内容,不但能揭示郑玄本人的注经特点,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汉代人对周代礼乐文明的承继和认识。

20、至于阴阳消长之度,礼乐名物之数,井田封建之制,躔次疆理之说,咸求折中,授业者日益多。

21、承尧舜禹汤文武之余绪,集礼乐射御书数之大成,设帐授徒,创立儒宗,开百代之圣教,化万民于春风。

22、“江东有一吴儿老翁萧衍,专事衣冠礼乐,中原士大夫望之以为正朔所在。

23、当时士族家庭多学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以为进身谋生之途,是即所谓儒业……儒乃当时社会一行业,一名色,已先孔子而有。

24、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25、礼乐绳其祖武百代孝慈山仰泰俨若思教孙有庆。

26、如“礼乐射御书数”的艺能和“诗书礼乐易春秋”等经典。

27、古人讲究诗书礼乐骑射样样精通,袁氏作为当朝大族,在洛阳城外建有自己的马场,用来培养宗族的后辈学习骑射。

28、依托孔子六艺城,吸引国内外知名教育培训机构和艺术团体在曲阜设立分支机构,开展连锁经营,以多种形式开展“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教育。

29、南上山街小学则以“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教育为基础构建多元学习与实践活动体系,深化了“培养承接民族传统的现代中国人”的办学理念。

30、春秋,一个礼乐崩坏诸侯混战的年代。

31、“金声玉振”是上古礼乐文化中最富有艺术性的部分,在儒家乐论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32、达名之儒,儒者术士之称;类名之儒,儒者是知礼乐射御书数的人,相当于今天的教师;私名之儒,是指孔子之后的儒家学派。

33、本文考察了二程关于“仁”和“礼乐”思想,并在此基础上试图论证他们如何对之做出的本体论阐释。

34、行兵之要,务揽英雄之心,严赏罚之科,总文武之道,操刚柔之术,说礼乐而敦诗书,先仁义而后智勇。

35、也就是说,要塑造一个好的社会,首先是要建设礼乐,通过礼乐制度的建构,形成良善风俗,使生活在这种良善风俗中的人们,日迁善而不自知。

36、中原作为华夏文明的发祥地,自古为礼乐之邦,拥有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丰富多彩的音乐文物资源。

37、这些来自北方的衣冠后裔把中原礼乐文明播洒到蛮荒山野,却也染上了当地峒蛮土人的劲悍之风,变得嗜勇好斗,轻生忘死,特异于他郡。

38、可以说,作为祭祀孔子的庙宇和礼乐教化的场所,孔庙是中国文化一脉传承、连绵不息的具体象征,更是中华民族慎终追远、崇德报功优良传统的集中体现。

39、文化周还将为游客特别开办古乐专场音乐会,初一上午为祭祀礼乐专场,下午为八音乐专场,并首次推出“十番乐”表演。

40、在他认为的礼乐崩坏仁义沦丧的社会,孔子对一切“违仁”“非礼”的现象和言行,大声说“不”。

41、清初,乱象丛生,礼乐崩坏,历经跑马圈地、断头令、文字狱,百姓民不聊生。

42、尝以衣冠礼乐之国自居,理当如是乎?曲直之分,灼然可见。

43、他们使用的文字,既不是朝鲜半岛的谚文,也不是越南的喃字,而是汉字,且文法和遣词用语也是汉文,其诗之旨趣,也是儒家之礼乐王化。

44、汉末三国时代虽是礼乐崩坏,但有一些约定俗成的规矩还是有些人刻意遵守的,比如说这发髻。

45、相关负责人介绍,射道和古琴都属于孔子倡导的“礼乐射御书数”六艺,目的在于修心正己。

46、“吾闻老聃博古知今,通礼乐之原,明道德之归,则吾师也。

47、孟子之母,三迁其居,为子之学业;孔子之母,礼乐亲学,为子之品行;天下母亲,含辛茹苦,为子之未来;母亲节日,送上祝福,祝:天下母亲健康长寿!

48、作为礼乐之邦的中国,玉器和玉礼器也是其礼乐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49、朱元璋聪明而有远见,神威英武,收揽英雄,平定四海,求贤若渴,重农桑,兴礼乐,褒节义,崇教化,制定的各种法规都很相宜。

50、礼仪文明,擎立诚信;礼尚往来,如醇交情;礼贤下士,惟吾德馨;礼记论著,儒家书经;礼以待人,文质彬彬;礼让谦虚,天道酬勤;礼乐春秋,修身学进!

51、现实依据就是荀子所处的时代,“礼崩乐坏”的混乱迫使人们重新思考礼乐的价值,由此也引起对与礼乐密切相关的文艺的重视。

52、百年长扰扰,万事悉悠悠。日光随意落,河水任情流。礼乐囚姬旦,诗书缚孔丘。不如高枕枕,时取醉消愁。

53、中国是礼乐之邦,所以我们的音乐要大大的发展,这是我所希望的。

54、殿下以命世之资,属当倾危之运,礼乐征伐,翼成中兴,将涤秽荡瑕,拨乱反正。

55、不通礼乐心无谋,鬼笔玉研难封侯!

56、湘儿,你愿意嫁给我吗?山河为证,星月为媒。我愿与你永结连理,白首不离。你看,这烽烟、战鼓,就是我们的红烛礼乐,天地九州,都是我们的喜帐!小曲儿。

57、上不能使阴阳调合,顺序风雨,下不能使礼乐兴行,家给人足。

58、盖多年战乱如唐之安史之乱,非仅毁一代太平盛世归于艰虞,亦使传统礼乐社会及思想基础扫荡殆尽。

59、圣人之治天下也,碍诸以礼乐,无则禽,异则貊。

60、中华文明,五千余年;诗书礼乐,代代相传;中华民族,辉煌灿烂;蛟龙潜渊,神州飞天;中华儿女,任重道远;强盛祖国,一统河山!

61、古有“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今天的学生却鲜有机会接触。

62、当海外的遣唐使、留学生到达长安时,最令他们钦羡的,是先进的礼乐制度、衣冠文物。

63、王翦引秦王来到宗庙之内,两边摆开鼓乐手,高奏礼乐

64、周初制礼作乐,出于礼治文化的需要,对前代礼乐多所损益。

65、知礼乐射御书数,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更与京博仁孝文化交相呼应。

66、泱泱华夏,远古之三皇五帝,智礼仁信勇皆为极致,周之礼乐,承三皇之风,立万世之表,先秦百家争鸣,思想学术登峰造极,后世研习,概莫能外,既无出者,也无承袭发扬。

67、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68、提倡礼乐复兴,以敬天爱地之心仰接仁、孝、礼三滴甘露,达到天人合一境界。

69、两千五百多年前的中国,礼乐崩坏,各诸侯国竞相征伐,正所谓“春秋无义战”。

70、其间有杜甫“枚乘文章老,河间礼乐存”的低吟,也有张继“雅乐未兴人已逝,雄歌依然大风传”的慨叹,而“五言长城”刘长卿则成为河间杰出诗人的代表。

71、天经地纬之帝,求制礼乐之才;拨乱反正之君,资拔山超海之力。

72、好去和同遵礼乐,莫将非礼乱彝伦。

73、孔子的礼乐射御书数,就没有演讲训练。

74、日行一善,积善积德。宽厚尊崇,大仁大义。勇敢正气,不馁不退。忠孝两全,爱家爱国。诗书礼乐,绘声绘色。人生价值,激励你我。全民读书,红红火火!

75、真正的诚恳、朴实,就是最好的文化,也是真正的礼乐精神。而后天受这些知识的薰陶,有时候过分雕凿,反而失去了人性的本质。

76、‘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何解?‘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

77、礼乐射御书数的“六艺”中,也有两项是体育活动。

78、垂教四书传礼乐,奇参周易识乾坤。

79、凡民之父子兄弟亦物也,往圣之嘉言懿行亦物也;则其为仁义礼乐者皆物也。

80、不出片刻,只见从长安南门行来一队仪仗,皆是红衣花袍,喜气朝天,手执礼乐之器,余音环城,气派不凡。

81、同时,谷恋村还是晋剧之乡、秧歌之源,中路梆子的一代宗师高锡禹就是谷恋村人,是谓“太极圐圙堡,礼乐儒商村”。

82、丹青翰墨,梅兰琴瑟;诗书礼乐,崇文尚德;自强奋发,不锲求索;生态绿色,曲奏谐歌;正风正气,大爱传播;孝道铭刻,文明润泽;修身律己,携手你我!

83、鲁中诸儒尚讲诵育习礼乐,弦歌之音不绝。

84、——无量劫起于末法时代,当道德沦陷,礼乐崩坏,是有大神通者降世,破灭万物,抹杀众生!

85、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诗书礼乐易春秋。

86、是谓“中和”,这是中国人的基本精神之一,是礼乐文化精神的基本出发点,与“清静、恬澹”的东方哲学思想契合,也符合佛道儒的“内省修行”思想。

87、人的文彩主要表现为诗书礼乐等文化修养,所以先秦时期文章也产生了表示文字作品之义的内含。

88、对啊,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法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89、衰老了,很久没有梦见周公了,礼乐仁和的梦想只能托负给未来了。

90、这就是明亡后李恕谷所批判的“不唯圣道之礼乐兵农不务,即当世之刑名钱谷,亦懵然罔识,而搦管呻吟,自矜有学”。

91、陛下以仁义定天下,行礼乐变海内,博施济众,与天地均同;体道行仁,咸使黎民蒙庇。

92、后世周世宗曾称赞他“详明礼乐,博涉典坟,为儒学之宗师”。

93、其《乐制》汇于王朝礼,其《乐舞》汇于祭礼,上下千载,旁搜远绍,昭示前圣礼乐之非迂,而将期古乐之复见于今,熹盖深致意焉。

94、中国者,聪明睿知之所居也,万物财用之所聚也,贤圣之所教也,仁义之所施也,诗书礼乐之所用也。

95、朝多君子,野无遗贤,礼乐必备,宪章咸举。

96、原来彭家家教很严,从小彭无心就尝试教会彭无惧和彭无望诗书礼乐,当时彭无望和彭无惧不喜此道,言不入耳,彭无心只好作罢。

97、玉质金相当时之宝常将令德表此风俗慈孝友恭家庭礼乐

98、他通过制礼作乐,建立起一套以礼乐为核心的完整统治制度。

99、世人乃悉上通诗书礼乐余得明阳之吼,文武之道,张弛并举,天下骚然。

100、古代中国,在“华夷之辨”和“用夏变夷”的理念指导下形成的四夷朝贡关系体系中,四夷来朝是中华礼乐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没有专门的对外事务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