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儒以穷理尽性,释以明心见性,道以修真炼性。
2、自评是一以贯之又有所升华,称得上是明心见性,透过现象看本质。
3、明心见性论中国文字语言,内涵丰富,言简意深。
4、没有狂歌当哭的勇气,却在倒地时明心见性,瞥见万里风沙之上,有人沉腕拨镫,疾书一行字:“相忘于江湖”。
5、绕着护城河晃荡,走着走着,不见得就是明心见性,却醺醺然有入画的冲动。
6、我们东方人,讲求明心见性,东方人心明,油灯自亮。东方人不像西方人那样专门看重表面功夫。
7、诸同道可自行体悟,已有自发动经历者,体会余之教当有所收获,如再得吾之八脉神修金丹诀,则更能顺水行舟,早登明心见性之阶梯。
8、洞真,通玄达妙,明心见性;洞玄,穷极变化,通天彻地;洞神,普度众生,功德入圣。
9、缓一缓节奏,来沉思默虑、明心见性;停一停脚步,来放下包袱、轻装上阵。
10、佛祖也说,人人皆有佛性,只要明心见性,人人可以成佛;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悟道只有先后、顿渐之分,并无优劣和等级之别。
11、佛教以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的假设,来说明明心见性以实现和世界共通的可能性,而儒家则通过“诚”——真实无妄的澄明心灵来实现与世界的共通。
12、我们知道明心见性,即心即佛。
13、血劫既出,生灵涂炭;从善如登,从恶是崩;明心见性,十载悟道;缘尽宝殿,直追本心;自龙背来,从云山去;痴行天下,得道于渊;聚则成形,散则成风。
14、我们若真的想学佛,就应追求明心见性。
15、虽然要明心见性并不简单,但是,若懂得把佛法带入日常生活中,举手投足无不是见性妙法。
16、只有切实地克制情欲,方能逐渐地做到“情枯智讫”的功夫。所有的宗教无不强调克己的修养,斩断情根,裂破俗网,然后才能湛然寂静,明心见性。就是佛教所斥为外道的种种苦行,也无非是戒的意思,不过做得过分了些。
17、佛家说“明心见性”,愿你拥有好心性;道家说“存心炼性”,愿你天天好心情;儒家说“修心养性”,愿你时时都心静;我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祝德行兼备的您心性平和,笑走人生路。
18、这样,程朱所讲的“即物穷理”,亦无非是“明心见性”,“冥心求理”的一种“内观返视”而已。
19、二禅相同之处,皆能明心见性,成佛作祖。
20、你须立定宗旨,明心见性,勿为利欲所诱,勿为财色所迷,见义必为,视恶如仇,诸善力行,百邪远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