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常考易错的成语

共 442 个成语

罪不容诛

zuì bù róng zhū

成语解释:判处死刑也抵偿不了所犯的罪恶。形容罪恶极大。诛:处死。

成语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王莽传下》:“恶不忍闻,罪不容诛。”

详细解释

自轻自贱

zì qīng zì jiàn

成语解释:轻、贱:轻视。卑视自己;不知自重。

成语出处: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第二卷:“又且他家差老园公请你,有凭有据,须不是你自轻自贱。”

详细解释

椎心泣血

chuí xīn qì xuè

成语解释:椎心:捶胸脯;泣血:因哭泣眼睛红肿得像流出血似的。用拳头捶打着胸脯;眼睛因哭泣而红肿;像要流出血一样。形容极度悲恸。

成语出处:汉 李陵《答苏武书》:“何图志未立而怨已成,计未从而骨肉受刑,此陵所以仰天椎心而泣血也。”

详细解释

蝇头微利

yíng tóu wēi lì

成语解释:如同苍蝇头那样的小利。比喻非常微小的利润。

成语出处:宋 苏轼《满庭芳》:“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著甚干忙。”

详细解释

以耳代目

yǐ ěr dài mù

成语解释:拿听到的代替亲眼看到的。指不亲自去调查了解,光听信别人说的。

成语出处:臧克家《以耳代目之类》:“这种以耳代目的情况是令人吃惊的,但这种情况却并不是罕见的。”

详细解释

杳如黄鹤

yǎo rú huáng hè

成语解释:杳:无影无声;黄鹤:传说中仙人所乘的鹤。原指传说中仙人骑着黄鹤飞去,从此不再回来。现比喻无影无踪或下落不明。

成语出处:唐 崔灏《黄鹤楼》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详细解释

豕突狼奔

shǐ tū láng bēn

成语解释:豕:猪;突:猛冲。象猪那样冲撞,象狼那样奔跑。形容成群的坏人乱冲乱撞,到处搔扰。

成语出处:明 归庄《万古愁》:“有几个狼奔豕突的燕和赵,有几个狗屠驴贩的奴和盗。”

详细解释

区区此心

qū qū cǐ xīn

成语解释:区区:微小,微薄。常作用谦词。用来形容微不足道的一点心意或想法。亦作“区区之心”。

成语出处: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4回:“况区区此心,不为诸公所谅乎?”

详细解释

姑妄言之

gū wàng yán zhī

成语解释:姑:姑且;妄:随便。姑且随便说说;不一定有什么道理。多用做自谦之辞。

成语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齐物论》:“予尝为女妄言之,女以妄听之。”

详细解释

俯仰之间

fǔ yǎng zhī jiān

成语解释:一低头,一抬头的工夫。形容时间极短。

成语出处:《汉书·晁错传》:“以大为小,以强为弱,在俯仰之间耳。”

详细解释

蜂拥而至

fēng yōng ér zhì

成语解释:像一窝蜂似地一拥而来。形容很多人乱哄哄地朝一个地方聚拢。

成语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十六回:“徐承志等他去远,刚要回船,前面尘头滚滚,喊声渐近,又来许多草寇。个个头戴浩然巾,手机器械,蜂拥而至。”

详细解释

德薄才疏

dé bó cái shū

成语解释:薄:浅;疏:空虚。品行和才能都很差。常作谦辞。

成语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六十八回:“小弟德疏才薄,怎敢承当此位!若得居末,尚自过分。

详细解释

步人后尘

bù rén hòu chén

成语解释:步:踏;踩;后尘:走路时后面扬起的尘土。踩着人家脚印走。比喻追随;沿袭别人。

成语出处:清 梁章钜《归田琐记 北东园日记诗》:“某当竭尽绵力,以步诸君子后尘,断不肯置身事外也。”

详细解释

不易之论

bù yì zhī lùn

成语解释:易:变更。不可变更的言论。指论断或意见完全正确。

成语出处:宋 朱熹《朱子全书 历代二 宋》:“然佞臣不可执笔,则是不易之论。”

详细解释

不为已甚

bù wéi yǐ shèn

成语解释:已甚:过分。不做过分的事,要适可而止。多指对人的谴责或处罚要适可而止。

成语出处:战国 邹 孟轲《孟子 离娄下》:“仲尼不为已甚者。”朱熹集注:“己,犹太也。杨氏曰:‘言圣人所为,本分之外,未加毫末。’”

详细解释

不逞之徒

bù chěng zhī tú

成语解释:不逞:不得志,不如意;徒:人(含贬义)。因心怀不满而闹事捣乱的人。

成语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十年》:“司氏、堵氏、侯氏、子师氏皆丧田焉,故五族聚群不逞之人,因公子之徒以作乱。”

详细解释

破天荒

pò tiān huāng

成语解释:指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事。

成语出处:宋 孙光宪《北梦琐言》第四卷:“唐荆州衣冠薮泽,每岁解送举人,多不成名,号日天荒解。刘蜕舍人以荆解及第,号为‘破天荒’。”

详细解释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táo lǐ bù yán,xià zì chéng xī

成语解释:。原意是桃树不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实,人们在它下面走来走去,走成了一条小路。比喻人只要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

成语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李将军列传论》:“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详细解释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pí zhī bù cún,máo jiāng yān fù

成语解释:焉:哪儿;附:依附。皮都没有了,毛往哪里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就不能存在。

成语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十四年》:“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详细解释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shī zhī dōng yú,shōu zhī sāng yú

成语解释:东隅:东方日出处,指早晨;桑、榆:指日落处,也指日暮。比喻开始在这一方面失败了,最后在另一方面取得胜利。

成语出处:《后汉书 冯异传》:“始虽垂翅回奚,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详细解释

毕其功于一役

bì qí gōng yú yī yì

成语解释:把应该分成几步做的事一次做完。

成语出处:孙中山《<民报>发刊词》:“吾国治民生主义者,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详细解释

恭敬不如从命

gōng jìng bù rú cóng mìng

成语解释:客套话。多用在对方对自己客气,虽不敢当,但不好违命。

成语出处:宋 赞宁《笋谱 杂说》:“姑闻而后悔,倍怜新妇。故又谚曰:恭敬不如从命,受训莫如从顺。”

详细解释

置若罔闻

zhì ruò wǎng wén

成语解释:置:放;若:好像;罔:没有;闻:听见。放在一边;好像没有听见一样;形容听见了而不加理睬。

成语出处:明 朱国祯《涌幢小品》:“当中书言时,沈宜厉声力折,只因心中恼他,置若罔闻。”

详细解释

众所周知

zhòng suǒ zhōu zhī

成语解释:大家普遍知道的(周:普遍)。

成语出处:宋 朱熹《朱子语类》:“虽十目视十手指,众所共知之处,亦自七颠八倒了,更如何地谨独。”

详细解释

责无旁贷

zé wú páng dài

成语解释:责任不能推卸给旁人。形容应当由自己尽责。

成语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讲到护送,除了自己一身之外,责无旁贷者再无一人。”

详细解释

自相矛盾

zì xiāng máo dùn

成语解释:自己的言行前后互相抵触。矛:古时用来进攻的锐器;盾:古时用来防身的盾牌。

成语出处:《韩非子 难一》:“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莫之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勿能应也。”

详细解释

自得其乐

zì dé qí lè

成语解释:自己从中得到乐趣。

成语出处:宋 朱熹《朱子全书》:“如曾点浴沂风雪,自得其乐。”

详细解释

捉襟见肘

zhuō jīn jiàn zhǒu

成语解释:整一整衣襟;就露出了胳膊肘。形容衣衫褴褛;也比喻顾此失彼。襟:衣襟;肘:胳膊肘。

成语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让王》:“曾子居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襟而肘见,纳履而踵决。”

详细解释

振聋发聩

zhèn lóng fā kuì

成语解释:使聋子都受到振动和醒悟(发:开启;聩:耳聋)。比喻唤醒糊涂、麻木的人。

成语出处:清 袁枚《随园诗话补遗》第一卷:“此数言,振聋发聩,想当时必有迂儒曲士以经学谈诗者。”

详细解释

昭然若揭

zhāo rán ruò jiē

成语解释:昭然:明明白白的样子;揭:高举。形容真相大白;非常明显。

成语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达生》:“今汝饰知以惊愚,修身以明污,昭昭乎若揭日月而行也。”

详细解释

置之度外

zhì zhī dù wài

成语解释:放在考虑之外(置:放;度:打算;计较)。形容不放在心上。

成语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隗嚣传》:“帝积苦兵间,以嚣子内侍,公孙述远据边陲,乃谓诸将曰:‘且当置此两子于度外耳。’”

详细解释

真知灼见

zhēn zhī zhuó jiàn

成语解释:真:真实;真知:正确的认识;灼:明白透彻;见:见解。正确透彻的认识和见解。

成语出处: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 王安石三难苏学士》:“真知灼见者尚且有误,何况其他!”

详细解释

振振有词

zhèn zhèn yǒu cí

成语解释:理直气壮的样子。形容自以为理由很充分;说个不休。

成语出处:清 梁启超《关税权问题》:“今者外人之以排外相诬者,既振振有词,其乌可更为无谋之举,以授之口实也。”

详细解释

字斟句酌

zì zhēn jù zhuó

成语解释:一字一句都推敲、斟酌。形容说话、作文章严谨慎重。斟酌:考虑;推敲。

成语出处: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滦阳消夏录一》:“《论语》、《孟子》,宋儒积一生精力,字斟句酌,亦断非汉儒所及。”

详细解释

正本清源

zhèng běn qīng yuán

成语解释:正本:从根本上整顿;清源:从起源上整理。指从根本上整顿清理;彻底解决问题。

成语出处:《晋书 武帝纪》:“思与天下式明王度,正本清源,于置胤树嫡,非所先务。”

详细解释

在劫难逃

zài jié nán táo

成语解释:劫:劫数。佛教指大灾难。原指命中注定;后指不可避免的灾难。

成语出处:元 无名氏《冯玉兰夜月泣江舟》:“那两个是船家将钱觅到,也都在劫数里不能逃。”

详细解释

紫气东来

zǐ qì dōng lái

成语解释:传说老子过函谷关前,关尹喜见有紫气从东而来,知道将有圣人过关。果然老子骑着青牛而来。比喻吉祥的征兆。

成语出处:汉 刘向《列仙传》:“老子西游,关令尹喜望见有紫气浮关,而老子果乘青牛而过也。”

详细解释

众口铄金

zhòng kǒu shuò jīn

成语解释:人人这么说;足以熔化金(铄:熔化)。比喻舆论力量大;也比喻谣言多使是非混淆。

成语出处:《国语 周语下》:“众心成城,众口铄金。”

详细解释

钟灵毓秀

zhōng líng yù xiù

成语解释:钟:汇聚;集中;毓:孕育;产生。指美好的自然环境产生优秀的人物。

成语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36回:“亦且琼闺绣阁中亦染此风,真真有负天地钟灵毓秀之德了!”

详细解释

意味深长

yì wèi shēn cháng

成语解释:含意深刻;耐人寻味。

成语出处:宋 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读之愈久,但觉意味深长。”

详细解释

义无反顾

yì wú fǎn gù

成语解释:义:宜;应该做的事;反顾:回头看。做正当合理的事;只有上前的事;绝不回头。

成语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司马相如列传》:“触白刃,冒流矢,义不反顾,计不旋踵,人怀怒心。”

详细解释

眼花缭乱

yǎn huā liáo luàn

成语解释:缭乱:纷乱。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事物而发花、迷乱。

成语出处: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似这般可喜娘的庞儿罕曾见,则着人眼花撩乱口难言,魂灵儿飞在半天。”

详细解释

一目了然

yī mù liǎo rán

成语解释:目:看。了然:明明白白的样子。一眼就看得很清楚。

成语出处: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137卷:“见得道理透后,从高视下,一目了然。”

详细解释

芸芸众生

yún yún zhòng shēng

成语解释:佛家语;指世间众多的生灵。后多指世上大群无知识的人。芸芸:众多的样子。

成语出处:先秦 李耳《老子》第十六章:“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详细解释

严阵以待

yán zhèn yǐ dài

成语解释:严:严肃整齐;严阵:整齐严正的阵势。摆好阵势等待着。指做好充分战斗准备;等着敌人。

成语出处: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汉光武帝建武三年》:“甲辰,帝亲勒六军,严阵以待之。”

详细解释

一筹莫展

yī chóu mò zhǎn

成语解释:筹:计策;办法;展:施展。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

成语出处:《宋史 蔡幼学传》:“多士盈庭而一筹不吐。”

详细解释

哑口无言

yǎ kǒu wú yán

成语解释:像哑巴一样;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词穷的样子。

成语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八卷:“一番言语,说得张六嫂哑口无言。”

详细解释

语重心长

yǔ zhòng xīn cháng

成语解释:重:郑重。恳切话说得诚恳;有分量;心意深长。

成语出处:清 洛日生《海国英雄记 回唐》:“叹别离苦况,转忘了母亲的语重心长。”

详细解释

养尊处优

yǎng zūn chǔ yōu

成语解释:养:指生活;尊:尊贵;处:居于;处于;优:优裕。处于尊贵的地位;过着优裕的生活。

成语出处:宋 苏洵《上韩枢密书》:“天子者,养尊而处优,树恩而收名,与天下为喜乐者也。”

详细解释

言简意赅

yán jiǎn yì gāi

成语解释:简:简洁;简练;赅:完备。语言简练;意思完备而透彻。也作“意简言赅”。

成语出处:宋 张端义《贵耳集》上卷:“言简理尽,遂成王言。”

详细解释

应接不暇

yìng jiē bù xiá

成语解释:暇。空闲。风景好看;东西好而多;看不过来;或人、事物太多;来不及接待、应付。

成语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言语》:“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

详细解释

扬长避短

yáng cháng bì duǎn

成语解释:扬;发挥;避:回避;避开。发扬长处;避开短处。

成语出处:秦牧《漫记端木蕻良》:“选择这样一个题材来写作,既扬长避短,也施展了抱负。”

详细解释

一蹴而就

yī cù ér jiù

成语解释:蹴:踏;就:成功。踏一步就可以成功。形容轻易地取得成功。也作“一蹴而成”。

成语出处:宋 苏洵《上田枢密书》:“天下之学者,孰不欲一蹴而造圣人之域。”

详细解释

颐指气使

yí zhǐ qì shǐ

成语解释:颐:腮帮子;指:指挥;气:神气;使:指使。用腮帮子来指挥人;用神气来支使人。

成语出处:唐 元稹《追封李逊母崔氏博陵郡太君制》:“今逊等有地千里,有禄万钟,颐指气使,无不随顺,所不足者,其唯风树寒泉之思乎!”

详细解释

有口皆碑

yǒu kǒu jiē bēi

成语解释:碑:记功的石碑;皆:都是。所有人的嘴都是记载功德的碑石。形容为人们普遍称颂。

成语出处: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宝峰文禅师法嗣 太平安禅师》:“劝君不用镌顽石,路上行人口似碑。”

详细解释

一箭双雕

yī jiàn shuāng diāo

成语解释:一支箭射中两只雕。比喻做一件事而达到两个目的。

成语出处:《北史 长孙晟传》:“尝有二雕飞而争肉,因以箭两只与晟,请射取之。晟驰往,遇雕相攫,遂一发双贯焉。”

详细解释

一衣带水

yī yī dài shuǐ

成语解释:水道像一条衣带那样狭窄。比喻只隔一水;极其邻近。

成语出处:《南史 陈纪下 后主》:“隋文帝谓仆射高颖曰:‘我为百姓父母,岂可限一衣带水不拯之乎?’”

详细解释

杳无音信

yǎo wú yīn xìn

成语解释:杳:不见踪影;没有迹象;音信:消息;回信。形容信息断绝;了解不到对方的情况。

成语出处:宋 黄孝迈《咏水仙》词:“警鸿去后,轻抛素袜,杳无音信。”

详细解释

贻笑大方

yí xiào dà fāng

成语解释:贻:遗留;大方:大方之家;泛指有某种专长的人。留下笑柄给内行人;让内行人笑话。

成语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秋水》:“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详细解释

饮鸩止渴

yǐn zhèn zhǐ kě

成语解释:鸩:毒酒。喝毒酒解渴。比喻用错误的办法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严重的后果。

成语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霍諝传》:“譬犹疗饥于附子,止渴于鸩毒,未入肠胃,已绝咽喉。”

详细解释

因循守旧

yīn xún shǒu jiù

成语解释:因循:沿袭;照老一套不改变;守旧:死守旧的一套;因袭死守着旧的一套。指思想保守;不解放;缺乏创新精神。

成语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循吏传序》:“光因循守职,无所改作。”

详细解释

一鳞半爪

yī lín bàn zhǎo

成语解释:鳞:鱼类的鳞片。爪:鸟兽的脚趾。指绘画中龙飞腾于云雾中;只显露出部分鳞片和几只爪。

成语出处:唐 高仲武《中兴间气集 苏涣》:“三年中作变律诗九首,上广州李帅,其文意长于讽刺,亦有陈拾遗一鳞半甲。”

详细解释

寅吃卯粮

yín chī mǎo liáng

成语解释:这一年吃了下一年的粮。比喻经济困难,收入不够支出,预先支用了以后的进项。比喻指经济困难,入不敷出。

成语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5回:“我们只吃一分口粮,哪里会有多少钱?就是我们总爷,也是寅吃卯粮,先缺后空。”

详细解释

有口无心

yǒu kǒu wú xīn

成语解释:嘴里有啥说啥;心里却没有什么。

成语出处:明 于谦《拟吴侬曲》:“忆郎直忆到如今,谁料思深恋亦深;刻木为鸡啼不得,原来有口却无心。”

详细解释

意兴阑珊

yì xīng lán shān

成语解释:阑珊:衰落。将残、将尽的意思。

成语出处:唐·白居易《咏怀》诗:“几时酒盏曾抛却?何处花枝笔把看?白发满头归得也,诗情酒兴渐阑珊。”

详细解释

余音绕梁

yú yīn rào liáng

成语解释:余音:音乐演奏后好像还留下乐声。仿佛遗留下来的乐声围着屋打转转。形容歌声、乐声高亢、悦耳;使人经久不忘。

成语出处: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汤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详细解释

一孔之见

yī kǒng zhī jiàn

成语解释:孔:小窟窿。从一个小窟窿里面所看到的。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

成语出处:汉 桓宽《盐铁论 相刺》:“持规而非矩,执准而非绳,通一孔,晓一理,而不知权衡。”

详细解释

养痈遗患

yǎng yōng yí huàn

成语解释:痈:毒疮;患:祸害。生了毒疮不去医治;给自己酿成祸害。比喻对坏人、坏事姑息宽容;结果自己遭殃。也作“养痈遗害”、“养痈成患”。

成语出处: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槐西杂志一》:“博善化之虚名,溃败决裂乃至此,养痈贻患,我之谓也夫。”

详细解释

因人成事

yīn rén chéng shì

成语解释:依靠别人的力量办成事情。

成语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平原君虞卿列传》:“公等录录,所谓因人成事者也。”

详细解释

一傅众咻

yī fù zhòng xiū

成语解释:傅:教导;咻:喧闹。一个人教导,众人吵闹干扰。比喻不能有什么成就。

成语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滕文公下》:“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

详细解释

仰事俯畜

yǎng shì fǔ xù

成语解释:上要侍奉父母,下要养活妻儿。泛指维持一家生活。

成语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

详细解释

一日之雅

yī rì zhī yǎ

成语解释:雅:交往。指短暂的交往。指交情不深。

成语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谷永传》:“永斗筲之才,质薄学朽,无一日之雅,左右之介。”

详细解释

一枝之栖

yī zhī zhī qī

成语解释:栖:鸟停留在树上。泛指一个工作位置。

成语出处:《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

详细解释

意气用事

yì qì yòng shì

成语解释:意气:主观;偏激的情绪;用事:办事。处理事情只凭个人一时的情绪。

成语出处:清 黄宗羲《陈乾初墓志铭初稿》:“潜心力行,以求实得,始知曩日意气用事,刻意破除,久归平贴。”

详细解释

欣喜若狂

xīn xǐ ruò kuáng

成语解释:形容高兴到了极点。欣喜:欢喜;若:好像;狂:感情失去控制。

成语出处: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详细解释

心有余悸

xīn yǒu yú jì

成语解释:指可怕的事情虽已过去;心里还感到害怕。悸:因为害怕而心跳。

成语出处:柳洲《风雨桃花洲》:“谈到三年前倒圩的情景,赵老大心有余悸地说:‘那次桃花洲的人淹死了一半,庄稼全毁了。’”

详细解释

息息相关

xī xī xiāng guān

成语解释:息:呼吸。呼吸也相互关连。形容非常密切。

成语出处:清 严复《救亡决论》:“二者皆与扎营踞地息息相关者也。”

详细解释

循序渐进

xún xù jiàn jìn

成语解释: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循:按照;序:次序;渐:逐渐。

成语出处:《论语 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朱熹注:“此但自言其反己自修,循序渐进耳。”

详细解释

心猿意马

xīn yuán yì mǎ

成语解释:形容心思不定;好像猴子跳、马奔跑一样控制不住。

成语出处:《敦煌变文集 维摩诘经讲经文》:“卓定深沉莫测量,心猿意马罢颠狂。”

详细解释

信口开河

xìn kǒu kāi hé

成语解释:随口乱说一气。指说话没有根据;不可靠。信口:随口;开河:指说话时嘴唇张合。

成语出处: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你那里休聒,不当一个信口开合知。”

详细解释

洗耳恭听

xǐ ěr gōng tīng

成语解释:洗耳:擦洗耳朵;比喻很重视听对方说话;恭:恭敬地。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指专心地听。

成语出处:元 郑廷玉《楚昭公》第四折:“请大王试说一遍,容小官洗耳恭听。”

详细解释

心心相印

xīn xīn xiāng yìn

成语解释:彼此的心意不用说出;就可以互相了解。形容彼此思想感情完全一致。心:心思;思想感情;印:合;契合。

成语出处:唐 裴休《唐故圭峰定慧禅师碑》:“但心心相印,印印相契,使自证知光明受用而已。”

详细解释

休戚与共

xiū qī yǔ gòng

成语解释:彼此有福有祸都共同承受。休:福;欢乐;戚:忧愁。形容关系密切;同甘共苦。

成语出处:明 瞿共美《天南逸史》:“臣与皇上患难相随,休戚与共,愿自不同于诸臣,一切大政自得与闻。”

详细解释

休戚相关

xiū qī xiāng guān

成语解释:忧喜、祸福彼此相关连。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休:喜悦;吉利;戚:忧愁;悲哀。

成语出处:宋 陈亮《送陈给事去国启》:“眷此设心,无非体国;然用舍之际,休戚相关。”

详细解释

虚与委蛇

xū yǔ wēi yí

成语解释:待人处事没有真心诚意;只在表面敷衍应酬。虚:表面的;委蛇:随便应顺;敷衍。

成语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应帝王》:“乡吾示之以未始出吾宗,吾与之虚而委蛇。”

详细解释

虚怀若谷

xū huái ruò gǔ

成语解释:谦虚的胸怀像深广的山谷。形容非常谦虚。谷:山谷。

成语出处:先秦 李耳《老子》:“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

详细解释

相形见绌

xiāng xíng jiàn chù

成语解释:形:比较;见:显示出;绌:不够;不足。和同类的事物相比较;显出不足。

成语出处:清 李绿园《歧路灯》:“见娄朴,同窗共砚,今日相形见绌。难说心中不鼓动么?”

详细解释

胸无城府

xiōng wú chéng fǔ

成语解释:形容待人接物坦率真诚。城府:城市和官府;借指待人处事的心机。

成语出处:《宋史 傅尧俞传》:“尧俞厚重言寡,遇人不设城府,人自不忍欺。”

详细解释

秀色可餐

xiù sè kě cān

成语解释:美丽的容貌或秀丽的景色好像可以当饭吃。形容女性容貌美丽动人;或景色非常美;让人入迷忘情。

成语出处:晋 陆机《日出东南隅行》:“鲜肤一何润,秀色若可餐。”

详细解释

宵衣旰食

xiāo yī gàn shí

成语解释:天不亮就穿衣起来;很晚了才吃饭。原形容帝王勤于政事;后泛指勤奋刻苦;从早到晚不懈怠。

成语出处:唐 陆贽《兴元论解姜公辅状》:“乃是陛下握发吐哺之日,宵衣旰食之辰。”

详细解释

相敬如宾

xiāng jìng rú bīn

成语解释:宾:贵客。互相敬重就像与宾客相处一样。

成语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逸民传 庞公》:“居岘山之南,未尝入城府。夫妻相敬如宾。”

详细解释

下车伊始

xià chē yī shǐ

成语解释:下车:旧指新官刚到任。伊始:开始。旧指新官刚到任;现比喻带着工作任务刚刚到一个地方。

成语出处:《隋书 刘行本传》:“然臣下车之始,与其为约。此吏故违,请加徒一年。”

详细解释

信笔涂鸦

xìn bǐ tú yā

成语解释:信:听凭,随意;信笔:随意书写;涂鸦:比喻字写得很拙劣,随便乱涂乱画。形容字写得很潦草。也常用作自谦之词。

成语出处:唐 卢仝《示添丁》诗:“不知四体正困惫,泥人啼哭声呀呀。忽来案上翻墨汁,涂抹诗书如老鸦。”

详细解释

心慌意乱

xīn huāng yì luàn

成语解释:心里慌乱;没有主意。

成语出处: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孩儿自从接了电报之后,心慌意乱。”

详细解释

虚左以待

xū zuǒ yǐ dài

成语解释:虚:空着;左:古时以左为尊;待:等待。空着尊位恭候别人。

成语出处:《史记·魏公子列传》:“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

详细解释

烜赫一时

xuǎn hè yī shí

成语解释:在一个时期内名声威势很盛。烜赫:气势很盛;一时:一个时期。

成语出处:宋 王安石《上杜学士书》:“虽将相大臣,气势煊赫,上所尊宪。”

详细解释

望尘莫及

wàng chén mò jí

成语解释:望见前面骑马的人走过扬起的尘土而不能赶上。比喻远远落在后面。尘:尘土;莫:不;及:赶上。

成语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赵咨传》:“复拜东海相,之官,道经荥阳,令敦煌曹暠,咨之故孝廉也,迎路谒候。咨不为留,暠送至亭次,望尘不及。”

详细解释

无地自容

wú dì zì róng

成语解释:容:容纳;容身。没有地方可以让自己容身。形容非常羞愧。

成语出处:《敦煌变文集 降魔变文》:“外道无地自容,四众一时唱快处。”

详细解释

无可厚非

wú kě hòu fēi

成语解释:厚:重;非:否定。没有什么可过分指责或批评的;指事情有一定的道理或原因。

成语出处:《汉书 王莽传中》:“莽怒,免英官。后颇觉悟,曰:‘英亦未可厚非。’”

详细解释

无微不至

wú wēi bù zhì

成语解释:微:细微;至:到。形容关怀、照顾得非常细心周到。

成语出处:宋 魏了翁《辞免督视军马乞以参赞军事从丞相行奏札》:“臣窃念主忧臣辱,义不得辞,跼蹐受命,退而差辟官吏、条列事目、调遣将士,凡所以为速发之计者,靡微不周。”

详细解释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