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成语

共 471 个成语

沉李浮瓜

chén lǐ fú guā

成语解释:吃在冷水里浸过的瓜果。形容暑天消夏的生活。

成语出处:三国 魏 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水。”

详细解释

操翰成章

cāo hàn chéng zhāng

成语解释:操:持,拿;翰:鸟毛,借指毛笔。拿起笔来就写成文章,形容文思敏捷。

成语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徐幹传》:“幹为司空军谋祭酒掾属,五宫将文学。”裴松之注引《先贤行状》:“幹清玄体道,六行修备,聪识洽闻,操翰成章。”

详细解释

才薄智浅

cāi bó zhì qiǎn

成语解释:薄:浅薄。形容人的才智浅薄。

成语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8回:“某才薄智浅,不称其职。”

详细解释

残暴不仁

cán bào bù rén

成语解释:凶狠毒辣,一点也没有同情、怜悯之心。

成语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3回:“韩玄残暴不仁,轻贤慢士,当众共殛之!”

详细解释

豺狼之吻

chái láng zhī wěn

成语解释:比喻残酷贪婪的官吏。

成语出处:《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注:“使百姓困于豺狼之吻,一夫有死,皆亮之罪。”

详细解释

草庐三顾

cǎo lú sān gù

成语解释:顾:拜访。刘备为请诸葛亮,三次到草庐中去拜访他。后用此典故表示帝王对臣下的知遇之恩。也比喻诚心诚意地邀请或过访。

成语出处:三国 蜀 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详细解释

成败利钝

chéng bài lì dùn

成语解释:利:锋利;顺利;钝:不锋利;不顺利。指事业的成功或失败;顺利或挫折。泛指处事的各种情况和结果。也作“成败得失”。

成语出处:三国 蜀 诸葛亮《后出师表》:“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详细解释

苍生涂炭

cāng shēng tú tàn

成语解释:涂:泥淖。形容老百姓像陷入泥坑、掉进火坑那样痛苦。

成语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3回:“狼心狗行之辈,滚滚当道。奴颜婢膝之徒,纷纷秉政。以致社稷丘墟,苍生涂炭。”

详细解释

成败得失

chéng bài dé shī

成语解释:得:得利。失:失利。成功与失败,得到的与丢掉的。

成语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步骘传》:“成败得失,皆如所虑,可谓守道见机,好古之士也。”

详细解释

晨兴夜寐

chén xīng yè mèi

成语解释:兴:起。早起晚睡。形容勤劳辛苦。

成语出处:《三国志·吴书·韦曜传》:“故勉精历操,晨兴夜寐不遑宁息,经之以岁月,累之以日力。”

详细解释

沉吟不决

chén yīn bù jué

成语解释:沉吟:深思吟味,引伸为犹豫;决:决断。形容人遇到难题时,自言自语地决定不下来。

成语出处:三国 魏 曹操《秋胡行》:“沉吟不决,遂上升天。”

详细解释

车殆马烦

chē dài mǎ fán

成语解释:殆:通“怠”,疲乏;烦:烦躁。形容旅途劳顿。

成语出处:三国 魏 曹植《洛神赋》:“日既西倾,车殆马烦。”

详细解释

车载斗量

chē zài dǒu liáng

成语解释:载:装载。用车装;用斗量。形容事物、人才很多;也作“斗量车载”。

成语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孙权传》“遣都尉赵咨使魏”裴松之注引三国 吴 韦昭《吴书》:“如臣之比,车载斗量,不可胜数。”

详细解释

尺寸可取

chǐ cùn kě qǔ

成语解释:比喻有些许长处。这是认为自己有才能的谦虚说法。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三回:“今蒙主上托以重任者,以吾有尺寸可取,能忍辱负重故也。”

详细解释

乘虚迭出

chéng xū dié chū

成语解释:虚:空虚、弱点。迭:屡次。指军事上向对方没有设防或兵力薄弱的地方进攻。

成语出处:《三国志·袁绍传》:“分为奇兵,乘虚迭出,以扰河南。”

详细解释

乘肥衣轻

chéng féi yì qīng

成语解释:肥:肥壮的马。衣:穿。轻:轻暖的裘衣。驾驭肥壮的马,穿着贵重的衣服。形容生活奢侈豪华。

成语出处:《论语·雍也》:“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三国志·魏书·王粲传》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钟会,名公子,以才能贵幸,乘肥衣轻,宾从如云。”

详细解释

唇齿之邦

chún chǐ zhī bāng

成语解释:嘴唇与牙齿互相储存依存。比喻双方关系密切,利害与共。

成语出处:《三国志·魏志·鲍勋传》:“王师屡征而未有所克者,盖以吴、蜀唇齿相依,凭阻山水,有难拔之势故也。”

详细解释

重规迭矩

chóng guī dié jǔ

成语解释:规与规相重,矩矩与相迭,度数相同,完全符合。原比喻动静合乎法度或上下相合,后形容模仿、重复。

成语出处:《三国志·蜀书·郤正传》:“动若重规,静若迭矩。”

详细解释

村野匹夫

cūn yě pǐ fū

成语解释:村野:荒村山野。匹夫:平民百姓。旧指没有知识、没有地位的人。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五回:“马超曰:‘吾家屡世公侯,岂识村野匹夫。’”

详细解释

摧身碎首

cuī shēn suì shǒu

成语解释:即粉身碎骨。

成语出处:三国·魏·曹植《谢封甄城王表》:“臣愚驽垢秽,才质疵下,过受陛下日月之恩,不能摧身碎首,以答陛下厚德。”

详细解释

豺狼当路

chái láng dāng lù

成语解释:比喻暴虐奸邪的人掌握国政。

成语出处:《三国志 魏志 杜袭传》:“方今豺狼当路而狐狸是先,人将谓殿下避强攻弱,进不为勇,退不为仁。”

详细解释

沉吟未决

chén yín wèi jué

成语解释:沉吟:深思吟味,引伸为犹豫;决:决断。形容人遇到难题时,自言自语地决定不下来。

成语出处:三国 魏 曹操《秋胡行》:“沉吟不决,遂上升天。

详细解释

长驱直进

cháng qū zhí jìn

成语解释:犹言长驱直入。

成语出处:《三国演义》第九六回:“若擒了曹休,便长驱直进,唾手而得寿春,以窥许洛,此万世一时也。”

详细解释

不知所措

bù zhī suǒ cuò

成语解释:措:安置;处理。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慌的状态。也作“莫知所措”、“未知所措”。

成语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诸葛恪传》:“皇太子以丁酋践尊号,哀喜交并,不知所措。”

详细解释

步步为营

bù bù wéi yíng

成语解释:步:古时五尺为步;步步:表示距离近;营:军事营垒。军队每前进一步就设下一道营垒。比喻行动谨慎;防备严密。现常用来比喻行动、做事谨慎;稳扎稳打。

成语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1回:“可激劝士卒,拔寨前进,步步为营,诱渊来战而擒之。”

详细解释

不知所云

bù zhī suǒ yún

成语解释:云:说。不知道说的是什么。形容感情激动;语无伦次。也指说话颠三倒四。

成语出处:三国 蜀 诸葛亮《前出师表》:“临表涕泣,不知所云。”

详细解释

不成体统

bù chéng tǐ tǒng

成语解释:体统:格局;规矩。指言行没有规矩;不成样子。

成语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3回:“刻印不及,以锥画之,全不成体统。”

详细解释

宝刀不老

bǎo dāo bù lǎo

成语解释:比喻虽然年龄已大或脱离本行已久,但功夫技术并没减退。

成语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0回:“张郃出马,见了黄忠,笑曰:‘你许大年纪,犹不识羞,尚欲出阵耶?’忠怒曰:‘竖子欺吾年老!吾手中宝刀却不老。’”

详细解释

班师回朝

bān shī huí cháo

成语解释:班:调回。调动出征的军队返回首都,指出征的军队胜利返回朝廷。

成语出处:元 乔孟符《两世姻缘》第三折:“你奉圣旨破吐蕃,定西夏,班师回朝,便当请功受赏。”

详细解释

兵贵神速

bīng guì shén sù

成语解释:贵:可贵;神速:特别迅速。用兵以行动特别迅速为贵。

成语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郭嘉传》:“太祖将征袁尚……嘉表曰:‘兵贵神速。今千里袭人,辎重多,难以趣利,且彼闻之,必为备;不如留辎重,轻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

详细解释

伯仲之间

bó zhòng zhī jiān

成语解释:伯仲:兄弟长幼的顺序;老大、老二。就像弟兄们一样。比喻不相上下。

成语出处:三国 魏 曹丕《典论 论文》:“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

详细解释

髀肉复生

bì ròu fù shēng

成语解释:髀:大腿。因为长久不骑马,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形容长久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无所作为。

成语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蜀书 先主传》“荆州豪杰归先主者日益多,表疑其心,阴御之。”裴松之注引晋 司马彪《九州春秋》:“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日月若驰,老将至矣。

详细解释

拔十失五

bá shí shī wǔ

成语解释:指选拔人才而失其半数。

成语出处:《三国志 蜀书 庞统传》:“今拔十失五,犹得其半,而可以崇迈世数,使有志者自励,不亦可乎?”

详细解释

把薪助火

bǎ xīn zhù huǒ

成语解释:把:握住;薪:柴火。抱着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灭祸患,不但于事无补,反而使事态扩大。

成语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2回:“今求军马钱粮,切不可与。如若相助,是把薪助火也。”

详细解释

百里之才

bǎi lǐ zhī cái

成语解释:百里:方圆百里之地;才:才能。指能治理方圆百里地区的人才。

成语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7回:“庞士元非百里之才。”

详细解释

不得不尔

bù dé bù ěr

成语解释:得:能;尔:如此。不得不这样。

成语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司马芝传》:“今诸典农,各言‘留者为行者宗田计,课其力,势不得不尔。’”

详细解释

博采众议

bó cǎi zhòng yì

成语解释:博:广;议:建议。广泛采纳群众的建议。

成语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孙登传》:“诚宜与将相大臣详择时宜,博采众议,宽刑轻赋,均息力役,以顺民望。”

详细解释

炳烛夜游

bǐng zhú yè yóu

成语解释:炳:点燃。珍惜光阴。比喻及时行乐。

成语出处:三国 魏 曹丕《与吴质书》:“少壮真当努力,年一过往,何可攀援?古人思炳烛夜游,良有以也!”

详细解释

不谋而同

bù móu ér tóng

成语解释:谋:商量。事先没有商量,言行都保持一致。

成语出处:唐 韩愈《请上尊号表》:“考其所陈,中于义理,天人合愿,不谋而同。”

详细解释

不习水土

bù xí shuǐ tǔ

成语解释:习:习惯,适应。指不能适应一个地方的气候条件或饮食习惯。

成语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周瑜传》:“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

详细解释

百举百全

bǎi jǔ bǎi quán

成语解释:每次行动都能完成其事,形容事事得心应手,都能取得好的效果。

成语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郭嘉传》:“夫智者审于量主,百举百全,而功名可立也。”

详细解释

拔十得五

bá shí dé wǔ

成语解释:想选拔十个,结果只选得五个。指选拔人才不容易。

成语出处:《新唐书 张九龄传》:“夫吏部尚书、侍郎,以贤而授者也,岂不能知人?如知之难,拔十得五,斯可矣。”

详细解释

饱学之士

bǎo xué zhī shì

成语解释:饱学:学识渊博。指学识渊博的人。

成语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6回:“公等皆饱学之士,登此高台,可不进佳章以纪一时之胜事乎?”

详细解释

比肩齐声

bǐ jiān qí shēng

成语解释:比喻地位、声望相等或相近。

成语出处:《三国志·吴书·吾粲传》:“虽起孤傲,与同郡陆逊、卜静等比肩齐声矣。”

详细解释

倍道而进

bèi dào ér jìn

成语解释:倍:加倍;道:行程。形容加快速度前进。

成语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1回:“曹兵闻失兖州,必然倍道而进,待其过半,一击可擒也。”

详细解释

表里受敌

biǎo lǐ shòu dí

成语解释:内外受到敌人的攻击。

成语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诸葛诞传》:“城固而众多,攻之必力屈,若有外寇,表里受敌,此危道也。”

详细解释

变生肘腋

biàn shēng zhǒu yè

成语解释:肘腋:胳肢窝。比喻事变就发生在身边。

成语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法正传》:“亮答曰:‘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当斯之时,进退狼跋。’”

详细解释

髀里肉生

bì lǐ ròu shēng

成语解释:髀:大腿。因为长久不骑马,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形容长久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无所作为。

成语出处:《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裴松之注引晋·司马彪《九州春秋》:“备曰:‘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

详细解释

弊车羸马

bì chē léi mǎ

成语解释:破车瘦马。比喻处境贫穷。

成语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吴书 刘繇传》:“繇伯父宠为汉太尉。”裴松之注引晋 司马彪《续汉书》:“八居九列,四登三事。家不藏贿,无重宝器,恒菲饮食,薄衣服,弊车羸马,号为窭陋。”

详细解释

不辨真伪

bù biàn zhēn wěi

成语解释:辨:分辨。伪:虚假。无法辨别真的和假的。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三十九回:“晋文公先年过曹,曹人多有识得的,其夜仓卒不辨真伪。”

详细解释

不置褒贬

bù zhì bāo biǎn

成语解释:置:安放,这里有“加以”之间。褒:褒奖,夸赞,表扬。贬:贬低,指责。不加以表扬或批评。

成语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2回:“操尝造花园一所;造成,操往观之,不置褒贬,只取笔于门上一‘活’字而去。”

详细解释

不求闻达

bù qiú wén dá

成语解释:闻:有名望;达:显达。不追求名誉和地位。

成语出处:三国 蜀 诸葛亮《前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

详细解释

败不旋踵

bài bù xuán zhǒng

成语解释:形容很快就遭到失败。旋踵,转动一下脚后跟。

成语出处:唐 卢照邻《三国论》:“然而丧师失律,败不旋踵,奔波谦瓒之间,羁旅袁曹之手,岂拙于用武,将遇非常敌乎?”

详细解释

不足介意

bù zú jiè yì

成语解释:不值得放在心上。

成语出处:明 陶宗仪《辍耕录 落水兰亭》:“大风覆舟,行李皆淹溺无余,彝斋立浅水中,手持此帖,示人曰:‘《兰亭》在此,馀不足介吾意也。”

详细解释

傲慢无礼

ào màn wú lǐ

成语解释:指态度傲慢,不讲礼貌。

成语出处:《三国志·吴志·三嗣主传》裴松之注引孙皓侍中李仁之言:“视人君相忤,是乃祀所谓傲慢;傲慢则无礼,无礼则不臣,不臣则犯罪,犯罪则陷不测矣。”

详细解释

昂然直入

áng rán zhí rù

成语解释:昂首挺胸地径直走进去。形容态度傲慢。

成语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回:“何进昂然直入;至嘉德殿门,张让、段珪迎出,左右围住。”

详细解释

案兵束甲

àn bīng shù jiǎ

成语解释:案:通“按”,手抚;兵:兵器;束:捆束;甲:盔甲。放下兵器,捆束铠甲。指停止作战。

成语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诸葛亮传》:“若不能当,何不案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详细解释

安营下寨

ān yíng xià zhài

成语解释:安:安置;营:营房;寨:防守用的栅栏。指军队驻扎下来。比喻建立临时的住宿或基地。

成语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回:“众诸侯亦陆续皆至,各自安营下寨,连接二百余里。”

详细解释

懊悔无及

ào huǐ wú jí

成语解释:后悔已来不及了。

成语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8回;“于是即令人往探之,果是虚营,只插着数十面旌旗,兵已去了二日也。曹真懊悔无及。”

详细解释

安堵乐业

ān dǔ lè yè

成语解释:安堵:相安,安定。犹言安居乐业。

成语出处:三国 魏 钟会《檄蜀文》:“百姓士民,安堵乐业。农不易亩,市不回肆。”

详细解释

爱人好士

ài rén hào shì

成语解释:爱护、重视人才。

成语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先主传》:“圣姿硕茂,神武在躬,仁覆积德,爱人好士,是以四方归心焉。”

详细解释

爱日惜力

ài rì xī lì

成语解释:珍惜时间,不虚掷精力。

成语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孙和传》:“且志士爱日惜力 ,君子慕其大者,高山景行,耻非其次。”

详细解释

哀感顽艳

āi gǎn wán yàn

成语解释:哀:悲哀;感:感动;顽:愚拙;艳:慧丽。悲痛的情调使愚顽无知的人和聪明俊美的人同样受到感动。后转用以评述艳情作品。谓文辞既哀婉感伤;又古拙绮丽;深切感人。

成语出处:三国 魏 繁钦《与魏文帝笺》:“咏北狄之遐征,奏胡马之长思,凄入肝脾,哀感顽艳。”吕延济注:“顽钝艳美者皆感之。”

详细解释

昂然而入

áng rán ér rù

成语解释:仰头挺胸地走进来。形容态度傲慢。

成语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5回:“须臾,李恢昂然而入。”

详细解释

傲贤慢士

ào xián màn shì

成语解释:贤:有才德的人。士:读书人和有才干的人。用傲慢的态度对待有德有才的人。

成语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0回:“何期逆贼恣逞奸雄,傲贤慢士,故特来见明公。”

详细解释

傲睨自若

ào nì zì ruò

成语解释:睨:斜视。自若:指满不在乎。形容自高自大、藐视一切的样子。

成语出处:宋 王谠《唐语林 豪爽》:“郑太穆郎中为金州刺史,一日忽致书襄阳于司空頔,其言恳切,而傲睨自若,似无郡僚之礼。”

详细解释

傲慢少礼

ào màn shǎo lǐ

成语解释:态度傲慢,对人不讲礼节。

成语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3回:“自襄阳赶刘玄德不着,来投韩玄;玄怪其傲慢少礼,不肯重用,故屈沉于此。”

详细解释

傲睨得志

ào nì dé zhì

成语解释:傲睨:傲慢地斜眼看。得志:愿望实现。形容因实现愿望而看不起一切的神情。

成语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0回:“原来曹操自破马超回,傲睨得志,每日饮宴,无事少出,国政皆在相府商议。”

详细解释

安身之地

ān shēn zhī dì

成语解释:存身的地方。批在某地居住、生活,或以某地作为建业的根基。

成语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0回:“近闻刘景升病在危笃,可乘此机会,取彼荆州为安身之地,庶可拒曹操也。”

详细解释

安身为乐

ān shēn wéi lè

成语解释:身子安定就是快乐。

成语出处:《三国志·蜀书·秦宓传》:“安身为乐,无忧为福。”

详细解释

哀喜交并

āi xǐ jiāo bìng

成语解释:交:交错。悲痛和喜悦交织。

成语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诸葛恪传》:“皇太子以丁酋践尊号,哀喜交并,不知所措。”

详细解释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