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的成语

共 458 个成语

自诒伊戚

zì yí yī qī

成语解释:自寻烦恼;自招灾殃。

成语出处:《诗经 小雅 小明》:“心之忧矣,自诒伊戚。”《左传 宣公二年》:“乌呼,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

详细解释

自相惊扰

zì xiāng jīng rǎo

成语解释:自己人互相惊吓不安。

成语出处:《左传·昭公七年》:“郑人相惊以伯有,曰:‘伯有至矣。’则皆走,不知所往。”

详细解释

自郐以下

zì kuài yǐ xià

成语解释:吴国的季礼在鲁国看周代的乐舞,对于各诸侯国的乐曲都有评论,但从刽国以下他就没有再表示意见。比喻从某某以下就不值得评论。

成语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二十九年》:“自郐以下无讥焉。”

详细解释

自郐无讥

zì kuài wú jī

成语解释:表示自此以下的不值得评论。同“自郐以下”。

成语出处:《左传 襄公二十九年》:“[吴公子札]请观欲周乐,使工为之歌《周南》、《召南》,曰:‘美哉!始基之矣,犹未也,然勤而不怨矣。’……自郐以下无讥焉。”

详细解释

子女玉帛

zǐ nǚ yù bó

成语解释:原指人民与财产。后用以泛指财物、美女。

成语出处:《左传 僖工二十三年》:“子女玉帛,则君有之;羽毛齿革,则君他生焉。”

详细解释

诛求无已

zhū qiú wú yǐ

成语解释:勒索榨取;没有止境。(诛求:苛求;勒索;已:停止)。

成语出处:汉 董仲舒《春秋繁露》:“诛求无已,天下空虚,群臣畏恐,莫敢尽忠。”

详细解释

治丝而棼

zhì sī ér fén

成语解释:谓理丝不找头绪,就会越理越乱。比喻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正确,使问题更加复杂。语本《左传·隐公四年》:“臣闻以德和民,不闻以乱。以乱,犹治丝而棼之也。”

成语出处:语出《左传·隐公四年》:“臣闻以德和民,不闻以乱。以乱,犹治丝而棼之也。”

详细解释

直言取祸

zhí yán qǔ huò

成语解释:直:坦率、直爽;取:取得,引申为招致。指说话直率的人会惹祸。

成语出处:《左传 成公十五年》:“子好直言,必及于难。”

详细解释

政令不一

zhèng lìng bù yī

成语解释:发出的命令不统一。形容军务或政务混乱。

成语出处:《左传 昭公二十三年》:“帅贱多宠,政令不壹。”《三国志 魏志 武帝纪 》:“吾知绍之为人,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画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土地虽广粮食虽丰,适足以为吾奉也。”

详细解释

辙乱旗靡

zhé luàn qí mí

成语解释:辙:车辙;靡:倒下。车辙错乱,旗子倒下。形容军队溃败逃窜。

成语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庄公十年》:“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详细解释

再衰三竭

zài shuāi sān jié

成语解释:竭:尽了。形容力量一再消耗;士气已经低落;无法再振作。

成语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详细解释

远至迩安

yuǎn zhì ěr ān

成语解释:远方来归附,近民安居乐业。形容政治清明,国家大治。

成语出处:《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恕思以明德,则令名载而行之,是以远至迩安。”

详细解释

欲益反弊

yù yì fǎn bì

成语解释:犹言欲益反损。

成语出处:金·王若虚《五经辨惑上》:“元凯于此,不独诬经,而其于《左传》,亦所谓欲益而反弊也。”

详细解释

余勇可贾

yú yǒng kě gǔ

成语解释:余勇:剩下来的勇力;贾:卖。还有剩余下来的勇力可以卖给人家。原形容勇士的豪迈气概;后也可指力未使尽。

成语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成公二年》:“欲勇者贾余余勇。”杜预注:“贾,卖也。言已勇有余,欲卖之。”

详细解释

又弱一个

yòu ruò yī gè

成语解释:弱:丧失,减少。又少了一个。表示哀悼人去世。

成语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三年》:“二惠竞爽犹可,又弱一个焉,姜其危哉!”

详细解释

有死无二

yǒu sǐ wú èr

成语解释:表示意志坚定,虽死不变。

成语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十五年》:“必报德,有死无二。”

详细解释

优柔餍饫

yōu róu yàn yù

成语解释:亦作“优柔厌饫”。喻为学之从容求索,深入体味。语本晋杜预《〈春秋左传集解〉序》:“优而柔之,使自求之;餍而饫之,使自趋之。”

成语出处:语出晋·杜预《〈春秋左传集解〉序》:“优而柔之,使自求之;餍而饫之,使自趋之。”

详细解释

以为后图

yǐ wéi hòu tú

成语解释:为以后作打算。

成语出处:《左传·桓公六年》:“斗伯比言于楚子曰:‘……汉东之国随为大,随张,必弃小国。’小国离,楚之利也。少师侈,请羸师以张之。熊率且比曰:‘季梁在,何益?’斗伯比曰:‘以为后图,少师得其君。’”

详细解释

以疏间亲

yǐ shū jiàn qīn

成语解释:指关系疏远的人离间关系亲近的人。

成语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隐公三年》:“远间亲唐 孔颖达疏:“齐东郭偃、棠无咎专崔氏之政,而侮崔成、崔强,是疏远而间亲戚也。”

详细解释

以水济水

yǐ shuǐ jǐ shuǐ

成语解释:比喻雷同附和,对事情没有好处。

成语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二十年》:“君所谓可,据亦曰可,君所谓否,据亦曰否。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

详细解释

以荷析薪

yǐ hé xī xīn

成语解释:《左传·昭公七年》:“古人有言曰:‘其父析薪,其子弗克负荷。’”原谓父亲劈柴,儿子不能承受担当。后以“以荷析薪”比喻继承父业。

成语出处:《左传·昭公七年》:“古人有言曰:‘其父析薪,其子弗克负荷。’”

详细解释

以不济可

yǐ bù jì kě

成语解释:指用否定错误意见的办法,帮助国君走上成功之路。不,同“否”。济,成。

成语出处:《左传·昭公二十年》:“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干,民无争心。”杜预注:“否,不可也。献君之否,以成君可。”

详细解释

一字褒贬

yī zì bāo biǎn

成语解释:一个字的褒扬或贬斥。泛指作文用字措辞严谨有分寸。

成语出处:晋 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春秋》虽以一字为褒贬,然皆须数句以成言。”

详细解释

一熏一莸

yī xūn yī yóu

成语解释:熏:香草;莸:臭草。比喻善常被恶所掩盖。

成语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四年》:“一熏一莸,十年尚犹有臭。”

详细解释

一薰一莸

yī xūn yī yóu

成语解释:薰:香草。莸:臭草。香臭夹杂,往往只闻其臭不闻其香。故用来比喻一善一恶之中,善易消而恶难除。有两个意思:(1)比喻善易消恶易存,或善不能止恶,恶能消善。
(2)一香一臭,善恶分明。

成语出处: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莸,十年尚犹有臭。 《左传》 僖公四年: 一薰一莸, 十年尚犹有臭。先秦‧左丘明《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莸,十年尚犹有臭。

详细解释

泱泱大风

yāng yāng dà fēng

成语解释:泱泱:宏大的样子。指气魄宏大的大国风度。

成语出处:《左传 襄公二十九年》:“为之歌《齐》,曰:'美哉,泱泱乎,大风也哉!表东海者,其大公乎!国未可量也。'”

详细解释

燕巢于幕

yàn cháo yú mù

成语解释:燕子把窝做在帐幕上。比喻处境非常危险。

成语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二十九年》:“夫子之在此也,犹燕之巢于幕上。”

详细解释

宴安鸩毒

yàn ān zhèn dú

成语解释:比喻耽于逸乐而杀身。

成语出处:《左传 闵公元年》:“宴安鸩毒,不可怀也。”杜预注:“以宴安比之鸩毒。”

详细解释

素不相能

sù bù xiāng néng

成语解释:能:亲善。指一向不和睦。

成语出处:《左传 襄公二十一年》:“栾桓子娶于范宣子,生怀子,范鞅以其亡也,怨栾氏,故与栾盈为公族大夫而不相能。《后汉书 吴汉传》:“子与刘公积不相能,而信其虚谈,不为之备,终受制矣。”

详细解释

思深忧远

sī shēn yōu yuǎn

成语解释:思虑得深,为久远的事操心。形容考虑周到。

成语出处:《左传 襄公二十九年》:“思深哉,其有陶唐氏之遗民乎。不然,何忧之远也。”

详细解释

释缚焚榇

shì fù fén chèn

成语解释:指解开降者的捆绑,烧悼降者带来的棺材。是使降者安心的一种表示。

成语出处:语出《左传 昭公四年》:“成王克许,许僖公如是。王亲释其缚,受其璧,焚其榇。”

详细解释

事无二成

shì wú èr chéng

成语解释:谓公事和私事不能两全。

成语出处:《左传·成公八年》:“礼无加货,事无二成。”杜预注:“公私不两成。”

详细解释

世济其美

shì jì qí měi

成语解释:指后代继承前代的美德。

成语出处:《左传 文公十八年》:“世济其美,不陨其名。”孔颖达疏:“世济其美,后世承前世之美。”

详细解释

史不绝书

shǐ bù jué shū

成语解释:史书上不断有记载。形容历史上经常发生同类的事情。

成语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二十九年》:“公卿大夫相继于朝,史不绝书。”

详细解释

食不二味

shí bù èr wèi

成语解释:吃饭不用两道菜肴。谓饮食节俭。

成语出处:《左传·哀公元年》:“昔阖庐食不二味,居不重席,室不崇坛,器不彤镂,宫室不观,舟车不饰,衣服财用,择不取费。”《韩非子·外储说左下》:“食不二味,坐不重席。”

详细解释

实蕃有徒

shí fān yǒu tú

成语解释:见“实繁有徒”。

成语出处:《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恶直丑正,实蕃有徒。”

详细解释

深山穷谷

shēn shān qióng gǔ

成语解释:与山外距离远、人迹罕至的山岭、山谷。

成语出处:《左传·昭公四年》:“其藏冰也,深山穷谷,固阴冱寒,于是乎取之。”

详细解释

取精用宏

qǔ jīng yòng hóng

成语解释:精:精华。用:采用;享用。宏:通弘;大。从大量的事物中取其最好的。

成语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七年》:“蕞尔国,而三世执其政柄,其用物也弘矣,其取精也多矣。”

详细解释

区区小事

qū qū xiǎo shì

成语解释:〖释义〗区区:小,少。形容很小很少的小事。

成语出处:《左传 襄公十七年》:“宋国区区。”

详细解释

戮力壹心

lù lì yī xīn

成语解释:见“戮力同心”。

成语出处:《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臧昭伯率从者将盟,载书曰:‘戮力壹心,好恶同之。’”

详细解释

距跃三百

jù yuè sān bǎi

成语解释:指欢欣之极。

成语出处:《左传 僖公二十八年》:魏伤于胸。公欲杀之,而爱其材。使问,且视之。病,将杀之。魏束胸见使者,曰:‘以君之灵,不有宁也!’距跃三百,曲踊三百。乃舍之。”

详细解释

靖谮庸回

jìng zèn yōng huí

成语解释:语言善巧而行动乖违。犹口是行非。同“靖言庸回”。

成语出处:《左传 文公十八年》:“崇饰恶言,靖谮庸回。”杜预注:“靖,安也;庸,用也;回,邪也。”

详细解释

荆棘载途

jīng jí zài tú

成语解释:满路都是荆棘。比喻环境困难,障碍很多。

成语出处:《左传·襄公十四年》:“乃祖吾离被苫盖,蒙荆棘,以来归我先君。”孔颖达疏:“言无道路可从,冒榛薮也,说其穷困之极也。”

详细解释

狡焉思启

jiǎo yān sī qǐ

成语解释:《左传·成公八年》:“夫狡焉思启封疆以利社稷者,何国蔑有?”谓怀贪诈之心图谋侵人之国。后亦以“狡焉思肆”、“狡焉思逞”指怀贪诈之心妄图逞其阴谋。

成语出处:《左传·成公八年》:“夫狡焉思启封疆以利社稷者,何国蔑有?”

详细解释

践土食毛

jiàn tǔ shí máo

成语解释:指蒙受君恩;亦泛指起居生活。毛,泛指土地上生长的粮食蔬菜等植物。

成语出处:语出《左传昭公七年》:“封略之内,何非君土?食土之毛,谁非君臣?”

详细解释

火龙黼黻

huǒ lóng fǔ fú

成语解释:《左传·桓公二年》:“火龙黼黻,昭其文也。”原指火形和龙形的文彩,后用以比喻作文只知雕章琢句,犹如补缀百家之衣。

成语出处:《左传·桓公二年》:“火龙黼黻,昭其文也。”

详细解释

贿赂并行

huì lù bìng xíng

成语解释:贿赂:因请托而私赠财物。指行贿受贿的事情到处都有。

成语出处:《左传 昭公六年》:“乱狱滋丰,贿赂并行,终予之世,郑其败乎?。”

详细解释

悔之无及

huǐ zhī wú jí

成语解释:无及:来不及。后悔也来不及了。指做事或说话不当;过后才察觉到;但已经无可挽回。

成语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董卓传》:“及溺乎船,悔之无及。”

详细解释

讳恶不悛

huì è bù quān

成语解释:悛:改过,悔改。坚持作恶,不肯悔改。

成语出处:《左传 隐公六年》:“长恶不悛,从自及也。《后汉书 朱穆传》:“讳恶不悛,卒至亡灭。”

详细解释

多鱼之漏

duō yú zhī lòu

成语解释:《左传·僖公二年》:“齐寺人貂始漏师于多鱼。”杜预注:“多鱼,地名……《传》言貂于此始擅贵宠,漏泄桓公军事,为齐乱张本。”后以“多鱼之漏”指泄漏军事机密。

成语出处:《左传·僖公二年》:“齐寺人貂始漏师於多鱼。”杜预注:“多鱼,地名……《传》言貂於此始擅贵宠,漏洩桓公军事,为齐乱张本。”

详细解释

丹楹刻桷

dān yíng kè jué

成语解释:楹:房屋的柱子;桷:方形的椽子。柱子漆成红色,椽子雕着花纹。形容建筑精巧华丽。

成语出处:《左传·庄公二十三年》:“丹桓宫楹。”又《左传·庄公二十四年》:“刻其桷,皆非礼也。”

详细解释

聪明正直

cōng míng zhèng zhí

成语解释:头脑聪明,行为正直无私。形容词人的品质优秀。

成语出处:《左传 庄公三十二年》:“神聪明正直而壹者也。

详细解释

唇辅相连

chún fǔ xiāng lián

成语解释:犹言唇齿相依。语本《左传·僖公五年》:“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成语出处:语出《左传·僖公五年》:“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详细解释

楚囊之情

chǔ náng zhī qíng

成语解释:《左传·襄公十四年》:“楚子囊还自伐吴,卒。将死,遗言谓子庚:‘必城郢!’君子谓子囊忠……将死,不忘卫社稷,可不谓忠乎!”后因以“楚囊之情”谓爱国之情。

成语出处:《左传·襄公十四年》:“楚子囊还自伐吴,卒。将死,遗言谓子庚:‘必城郢!’君子谓子囊忠……将死,不忘卫社稷,可不谓忠乎!”

详细解释

除旧更新

chú jiù gēng xīn

成语解释:清除旧的,建立新的。以新的代替旧的。

成语出处:晋 竺僧朗《报南燕主慕容德》:“彗者除旧更新之象。”

详细解释

出门如宾

chū mén rú bīn

成语解释:出外做事象接待贵宾那样认真谨慎。

成语出处:《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臣闻之:出门如宾,承事如祭,仁之则也。”

详细解释

朝不谋夕

zhāo bù móu xī

成语解释:早晨不能知道晚上会变成什么样子或发生什么情况。形容形势危急,难以预料。

成语出处: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65回:“这么一把年纪,死期也要到快了,才闹出个朝不谋夕的景况来;不饿死就好了,还望翻身么!”

详细解释

策名委质

cè míng wěi zhì

成语解释:用以指因仕宦而献身于朝廷之事。

成语出处:《左传 僖公二十三年》:“策名委质,贰乃辟也。”杜预注:“名书于所臣之策。”孔颖达疏:“古之仕者于所臣之人书己名于策,以明系属之也。”

详细解释

藏垢纳污

cáng gòu nà wū

成语解释:垢、污:肮脏的东西;纳:容纳。比喻包容坏人坏事。也比喻居上位者有容人之量;能够容忍有损自己的言行。也作“藏污纳垢”。

成语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五年》:“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

详细解释

不贪为宝

bù tān wéi bǎo

成语解释:表示以不贪为可贵、崇高,也表示廉洁奉公。

成语出处:《左传 襄公十五年》,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

详细解释

不可救疗

bù kě jiù liáo

成语解释:病已重到无法治疗的程度。比喻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成语出处:《左传 襄公二十六年》:“今楚多淫刑,其大夫逃于四方,而为之谋主,以害楚国,不可救疗。”

详细解释

不逞之徒

bù chěng zhī tú

成语解释:不逞:不得志,不如意;徒:人(含贬义)。因心怀不满而闹事捣乱的人。

成语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十年》:“司氏、堵氏、侯氏、子师氏皆丧田焉,故五族聚群不逞之人,因公子之徒以作乱。”

详细解释

不辨菽麦

bù biàn shū mài

成语解释:辨:分清;菽:豆类。分不清豆子和麦子。形容愚昧无知;或指缺乏实际生产知识。

成语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成公十八年》:“周子有兄而无慧,不能辨菽麦。”杜预注:“菽,大豆也。豆麦殊形易别,故以为痴者之候。”

详细解释

伯仲叔季

bó zhòng shū jì

成语解释:兄弟排行的次序,伯是老大,仲是第二,叔是第三,季是最小的。

成语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二十六年》:“亦唯伯仲叔季图之。”

详细解释

避君三舍

bì jūn sān shě

成语解释:舍:古代计量单位,1舍=30里。指退让和回避。

成语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二十三年》:“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避君三舍。”

详细解释

背城借一

bèi chéng jiè yī

成语解释:背城:背向自己的城堡;借一:凭借最后一战。背靠自己的城堡与敌人决一死战。意谓作最后的奋斗。

成语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成公二年》:“请收合余烬,背城借一。”

详细解释

班荆道旧

bān jīng dào jiù

成语解释:指朋友相遇于途,铺荆坐地,共叙情怀。后泛指朋友相遇,共叙离情。亦作“班荆道故”。

成语出处:典出《左传 襄公二十六年》:“楚伍参与蔡太师子朝友,其子伍举与声子相善……伍举奔郑,将遂奔晋。声子将如晋,遇之于郑郊,班荆相与食,而言复故。”杜预注:“班,布也。布荆坐地,共议归楚,事朋友世亲。”

详细解释

东道主

dōng dào zhǔ

成语解释: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

成语出处:左丘明《左传 僖公三十年》:“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详细解释

执牛耳

zhí niú ěr

成语解释:古代诸侯订立盟约,要割牛耳歃血,由主盟国的代表拿着盛牛耳朵的盘子。故称主盟国为执牛耳。后泛指在某一方面居最有权威的地位。

成语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哀公十七年》:“诸侯盟,谁执牛耳?”

详细解释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yǐ xiǎo rén zhī xīn,duó jūn zǐ zhī fù

成语解释:用卑劣的心意去猜测品行高尚的人。

成语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二十八年》:“愿以小人之腹,为君子之心。”

详细解释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rén fēi shèng xián,shú néng wú guò

成语解释:旧时指一般人犯错误是难免的。

成语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二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详细解释

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wú yuán zhī shuǐ,wú běn zhī mù

成语解释:源:水源;本:树根。没有源头的水,没有根的树。比喻没有基础的事物。

成语出处:《左传 昭公九年》:“我在伯父,犹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

详细解释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pí zhī bù cún,máo jiāng yān fù

成语解释:焉:哪儿;附:依附。皮都没有了,毛往哪里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就不能存在。

成语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十四年》:“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详细解释

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wú gēn zhī mù,wú yuán zhī shuǐ

成语解释:比喻没有根据的事物。

成语出处:语出《左传 昭公九年》:“我在伯父,犹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

详细解释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qìng fù bù sǐ,lǔ nàn wèi yǐ

成语解释:不杀掉庆父,鲁国的灾难不会停止。比喻不清除制造内乱的罪魁祸首,就得不到安宁。

成语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闵公元年》:“不去庆父,鲁难未已。”

详细解释

裂冠毁冕,拔本塞源

liè guān huǐ miǎn,bá běn sāi yuán

成语解释:冕:古代王侯卿大夫所戴的礼帽;本:树根。原比喻诸侯背弃礼法,侵犯天子的直接领地。后用作臣下推翻国君,夺取王位的代称。

成语出处:《左传·昭公九年》:“伯父若裂冠毁冕,拔本塞源,专弃谋主,虽戎狄其何有余一人?”

详细解释

进思尽忠,退思补过

jìn sī jìn zhōng,tuì sī bǔ guò

成语解释:在朝廷做官,就忠心耿耿报效君主;辞官隐退时,就反省自己,以弥补过失。

成语出处:《左传·宣公十二年》:“林父之事君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社稷之卫也,若之何杀之?”

详细解释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yán zhī wú wén,xíng ér bù yuǎn

成语解释:文章没有文采,就不能流传很远。

成语出处:《左传·襄公二十年》:“仲尼曰:‘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而无文,行而不远。’”

详细解释

十年生聚,十年教训

shí nián shēng jù,shí nián jiào xùn

成语解释:生聚:繁殖人口,聚积物力;教训:教育,训练。指军民同心同德,积聚力量,发愤图强,以洗刷耻辱。

成语出处:《左传·哀公元年》:“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

详细解释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yù jiā zhī zuì,hé huàn wú cí

成语解释:要想加罪于人,不愁找不到罪名。

成语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十年》:“不有废也,君何以兴?欲加之罪,其无辞乎?”

详细解释

言之无文,行之不远

yán zhī wú wén,xíng zhī bù yuǎn

成语解释:说话没有文采,就传播不远。亦作“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言之不文,行之不远”。

成语出处:《左传 襄公二十五年》:“仲尼曰:‘《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详细解释

多行不义必自毙

duō xíng bù yì bì zì bì

成语解释:坏事干多了,结果是自己找死。

成语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隐公元年》:“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详细解释

冒天下之大不韪

mào tiān xià zhī dà bù wéi

成语解释:不韪:不是,错误。去干普天下的人都认为不对的事情。指不顾舆论的遣责而去干坏事。

成语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隐公十一年》:“犯五不韪,而以伐人,其丧师也,不亦宜乎?”

详细解释

不以一眚掩大德

bù yǐ yī shěng yǎn dà dé

成语解释:以:因;眚:过失,错误;掩:遮蔽,遮盖;德:德行。不因为一个人有个别的错误而抹杀他的大功绩。

成语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三十三年》:“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详细解释

鞭长不及马腹

biān cháng bù jí mǎ fù

成语解释:及:到。鞭子虽然很长,但是不应该打到马肚子。比喻力所不能及。

成语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五年》:“古人有言曰:‘虽鞭之长,不及马腹。’”

详细解释

三折肱为良医

sān zhé gōng wéi liáng yī

成语解释:几次断臂,就能懂得医治断臂的方法。后比喻对某事阅历多,富有经验,自能造诣精深。

成语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定公十三年》:“三折肱知为良医。”

详细解释

鹿死不择音

lù sǐ bù zé yīn

成语解释:比喻只求能够安身,并不选择地方。

成语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文公十七年》:“‘鹿死不择音。’小国之事大国也,德,则其人也;不德,则其鹿也。铤而走险,急何能择?”

详细解释

斩草除根

zhǎn cǎo chú gēn

成语解释:斩:砍断;斩草:割草;除:去掉。割草要把草根彻底除掉。比喻除去祸根;不留后患。

成语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隐公六年》:“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绝其本根,勿使能殖。”

详细解释

趾高气扬

zhǐ gāo qì yáng

成语解释:走路时脚抬得很高;神气十足。形容得意忘形的样子。

成语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桓公十三年》:“莫敖必败,举趾高,心不固矣。”

详细解释

知难而退

zhī nán ér tuì

成语解释:知道困难就退却下来。

成语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二十八年》:“军志曰:‘允当则归。’又曰:‘知难而退。’”

详细解释

咫尺天涯

zhǐ chǐ tiān yá

成语解释:比喻距离虽近;却像远在天边一样(咫:古代长度单位;八寸;天涯:天边)。

成语出处:唐 李中《宫词二首》:“门锁帘垂月影斜,翠华咫尺隔天涯。”

详细解释

直言贾祸

zhí yán gǔ huò

成语解释:直:坦率、直爽;贾:买,引伸为招致。指说话坦率的人会惹祸。

成语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成公十五年》:“子好直言,必及于难。”

详细解释

治丝益棼

zhì sī yì fén

成语解释:整理蚕丝不找头绪;结果越整理越乱。比喻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对头;不但问题没解决反而更加复杂。棼:纷乱。

成语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隐公四年》:“以乱,犹治丝而棼之也。”

详细解释

止戈为武

zhǐ gē wéi wǔ

成语解释:意思是武字是止戈两字合成的,所以要能止战,才是真正的武功。后也指不用武力而使对方屈服,才是真正的武功。

成语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二年》:“非尔所知也。夫文,止戈为武。”

详细解释

朝不及夕

zhāo bù jí xī

成语解释:形容情况危急。

成语出处:左丘明《左传 襄公十六年》:“敝邑之急,朝不及夕。”

详细解释

滋蔓难图

zī màn nán tú

成语解释:滋:滋长;蔓:繁生、蔓延。野草滋生,难以消除。比喻势力扩大了再要消灭就很困难。

成语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隐公元年》:“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详细解释

整军经武

zhěng jūn jīng wǔ

成语解释:经:治理。整顿军队,经营武备。

成语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二年》:“见可而进,知难而退,军之善政也;兼弱攻昧,武之善经也。子姑整军而经武乎!”

详细解释

啧有烦言

zé yǒu fán yán

成语解释:议论纷纷;有不少抱怨责备的话。

成语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定公四年》:“会同难,啧有烦言,莫之治也。”

详细解释

政出多门

zhèng chū duō mén

成语解释:政令出自许多部门。

成语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成公十六年》:“鲁之有季孟,犹晋之有栾范也,政令于是乎成。今其谋曰:‘晋政多门,不可从也。’”

详细解释

正直无私

zhèng zhí wú sī

成语解释:为人做事很正直,没有任何私心。

成语出处:《左传·庄公三十二年》:“神,聪明正直而壹者也。”孔颖达疏:“襄七年传曰:‘正直为正,正曲为直。’言正者能自正,直者能正人曲,而壹者言其一心不二也。”

详细解释

成语首拼